2016中药综合解说.doc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 整体观 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生理 五脏一体观 病理 形神一神观 诊断 物质与功能一体观 治疗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性: 养生 季节气候、昼夜变化 康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进步程度、社会治与乱、社会地位变更 二、辨证论治 (一) 病、证、症的关系★ ★ ★ 症状:单个的症状和体征。 疾病:是对疾病发展全过程中特点与规律的概括。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含了病变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二)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立制约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互根互用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消长平衡 此长彼消???此消彼长??? 此长彼长???此消彼消??? 相互转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1、在疾病诊断用的应用   望诊 闻诊 切诊 八纲辨证 阴 色泽晦暗 低微无力 少言沉静 尺 迟 沉小细涩 里、虚、寒 阳 色泽鲜明 高亢宏亮 多言躁动 寸 数 浮大洪滑 表、实、热 (1) 确定治则治法   治则 病机 治法 内经 阴阳偏胜 损其有余 阳盛则热,实热 热者寒之 阳病治阳 阴盛则寒,实寒 寒者热之 阴病治阴 阴阳偏衰 补其不足 阴虚则热,虚热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病治阴 阳虚则寒 虚寒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病治阳 (2) 归纳药物性能 四气 举例 阴 寒凉 黄芩、栀子 阳 温热 附子、干姜 五味 阴 酸、苦、咸 阳 辛、甘、淡 升降浮沉 举例 阳 升浮 升阳、发表、祛风、 散寒、涌吐、开窍 阴 沉降 泻下、清热、利尿、 重镇安神、潜阳熄风、 消导积滞、降逆、收敛 五行学说 一、五行与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特性★ 木:“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火曰炎上”。温热、升腾 土:“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金曰从革”。清洁、肃降、收敛。 水:“水曰润下”。寒凉、滋润、下行。 (二) 五行的分类 五 行 自????然????界? 五色 五味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木 青 酸 生 风 东 春 火 赤 苦 长 暑 南 夏 土 黄 甘 化 湿 中 长夏 金 白 辛 收 燥 西 秋 水 黑 咸 藏 寒 北 冬 五行 人??????????体?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声? 五液?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泪?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汗?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涎?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涕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唾? 二、五行生克关系★ ★ 分类 次???序 关系 正 常 相生 木→火→土→金→水→木 “母子关系” 相克 木→土→水→火→金→木 “所胜”“所不胜” 异 常 相乘 木→土→水→火→金→木 克制太过 相侮 木←土←水←火←金←木 反克 三 、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 ★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 肝→心→脾→肺→肾→肝 子病及母: 肝→肾→肺→脾→心→肝 (2)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 肝→脾→肾→心→肺→肝 相侮: 肝→肺→心→肾→脾→肝 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原理 治则 治法 相生规律 补母和泻子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滋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