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4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第十二章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四) 第三节 贝克特?一、生平和创作?1969年,当贝克特“由于他的作品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时,他一时陷入两难处境:他的祖国爱尔兰当政者宣称,由于他不用爱尔兰语(盖尔语)写作,而用英语和法语写作,因此,拒绝承认他是爱尔兰国民;而他虽长期居住在法国,又未取得法国国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但他本人借故未出席颁奖仪式,而且也打破常例,不让他祖国的大使代他领奖,而是委派他的出版商前去领奖。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估价员,母亲是法国人,虔信新教。幼时,他入托于德国人开办的幼儿园,上中学时,校长是法国人,这对他语言才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927年,贝克特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学士学位。1928至1930年,他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任英文教师。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声名远播的现代派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同友人一起翻译他的作品,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1930年,贝克特回到爱尔兰,在三一学院教授法文,并研究笛卡尔的哲学思想,获硕士学位。两年后,因不喜欢教书工作而辞去教职,开始漫游欧洲。因为厌恶爱尔兰的“神权政治、书籍检查”,遂于1938年定居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于1941年参加了法国的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因受到盖世太保的追捕,携法籍妻子逃到沃克吕斯的一个小村庄鲁西荣务农为生。大战结束后,他曾短时间为爱尔兰红十字会工作,1945年秋天,在一所军队医院里当盟军翻译,同年冬天回到巴黎,从此,专事文学创作和翻译。贝克特同母亲有极亲密的关系,他曾在作品中多次描写过这种心理体验,他在定居巴黎以后,每年都要回国探望母亲,但母亲对宗教的虔诚,却不曾影响到他,他说过:“对我来说,信仰是一种无聊的感觉,因此,我放弃了它。”青年时期的贝克特就喜欢哲学,喜欢新潮文艺。20世纪20年代,正是意识流文学在欧洲勃兴的时代,这一文学新潮流深深吸引了贝克特,他阅读它,翻译它,研究它,写诗歌、小说,也写文学批评文章,他写的论文《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1930)和《论普鲁斯特》(1931),是研究他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贝克特是同时用两种语言写作的作家,早期用英语,后期主要用法语。他一生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莫菲》(1935年完成,1938年出版)、《瓦特》(1947年完成,1953年出版)、《莫洛瓦》(1947年完成,1951年出版)、《马龙之死》(1948年完成,1951年出版)、《无名无姓的人》(1950年完成,1953年出版)、《依然如此》(1961年出版)和《米歇尔与卡米尔》(1946年完成,197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故事和无意义的片断》等;剧本《等待戈多》(1952)、《剧终》(1957)、《哑剧Ⅰ、Ⅱ》(1957、1963)、《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1958)、《啊,美好的日子》(1961)、《喜剧》(1964)、《来和去》(1967)、《俄亥俄即兴之作》(1982)、《摇椅曲》(1982)等;广播剧《失败的人们》(1957)、《尸骸》(1959)、《语言与音乐》(1962)及电视剧《喂,乔》(1968)等,一生共写剧本30多部,根据他的作品拍成的电影和电视剧共有20多部。贝克特一生埋头创作,很少谈论自己和自己的作品。他生在爱尔兰,却不为国人所重视,是个国际“流浪汉”;他少年时曾有过宗教的内心体验,但又深受笛卡尔唯理哲学的影响,倾心于理性的自由思考;他生活在世纪之初,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所遭遇的劫难使他忧虑、迷惘,感到无限凄凉、孤独,但他的行动、作品又表明他是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人——当西班牙共和国处于危急之中时,他在给朋友的明信片上写上“共和国万岁”;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他也曾是一名积极的抵抗运动战士。贝克特的创作,以他的名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写小说,后期主要写剧本;但就作品的题材、主题和创作倾向看,前后两期并无明显的变化。贝克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走的是一条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创作道路。《莫菲》是贝克特第一部引起人们注意的长篇哲理小说。小说的主人公莫菲,照作者的话说,是一个“精神衰弱的唯我主义者”。小说开始时,他坐在暗室里的轮椅上,感到无上的喜悦。他认为世界上最有趣的地方,是自己的脑袋,他愿呆在它的黑暗角落里,享受绝对的自由。他的朋友、情人不理解他,力劝他出去工作。最后,他在精神病院里找到了一份工作,而这是以失去“我”的自由为代价的。贝克特在他最初的写作中,曾探究过人在出生之前的生活,主人公渴望回到母亲体内,永远置身在与世隔绝的黑暗之中。《莫菲》表达的实际是同一主题。在这里,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精神状态的描写,揭示了人生的可笑和可悲。贝克特最重要的小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