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新中轴线规划
一、新中轴线规划介绍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开展早、起点高、规划体现了战略性、国际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组织开展了新城市中轴线及珠江新城地区的规划设计。近期,为配合亚运会举办和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2009年广州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新城市轴线北段和南段地区城市设计。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
在广州市两千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向的新旧两条城市轴线。传统城市中轴线是旧城区的中心,北起越秀山镇海楼,经过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园、起义路,南至海珠广场,总长约3.3公里。1980年以来,广州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向东和向南扩展。1984年广州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新城市中轴线的概念,历今26年。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总长约12公里。
为深化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在2010年亚运会之际展示广州新的城市形象与风貌,把广州新中轴线地区打造成国际先进、全国领先的城市核心地区,广州市政府提出高水平、高质量地编制城市核心地区的城市设计,具体实践“中调”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提升城市中心区核心职能和展现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作为2010年第16届亚运会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将优化城市轴线的开放空间,高水平、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北连新城市北中轴珠江新城CBD地区,南跨洛西岛隔珠江与番禺新市镇相望,东至广州“南肺”万亩果园和国际会展中心区琶洲地区,西接广佛一体化的桥头堡白鹅潭地区。作为连接广州东西南北的纽带,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是广州市实施中调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城市产业调整、大力提升城市职能和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12公里长的新城市中轴线,将成为承载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战略性地区,体现广州21世纪城市风貌特色和最高品味的标志性地区,按照国际眼光规划、建设、管理的高水平城市轴线地区。
(二)规划的设计范围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珠江后航道,总长约12公里,包括了广州火车站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行政中心和海珠湖等多个重要节点。结合地区发展定位,将新城市中轴线分为南北两段,具体范围为:
1.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城市设计范围北起燕岭公园,南至电视塔广场,东至以林和中路-体育东路-冼村路向东拓展200米,西至林和西路-体育西路-华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总用地面积约5.88平方公里。
新中轴北部规划为珠江新城新区。珠江新城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边,东起华南快速干线,西至广州大道。占地6.12平方公里,其中以冼村路为界,东面为居住区,西面为商务区。规划居住人口30万,就业人口18万。珠江新城规划建有核心商务区,即所谓的CBD。核心区东起冼村路,西至华夏路,北至黄埔大道,南临珠江边。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有39幢建筑,以高档商业、酒店、商务为主。总建筑面积达460万平方米,规划人流量81万人次/日。
2.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整体城市设计范围北起珠江前航道和黄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西起广州大道,东至海珠岛东岸,包括万亩果园地区,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
(三)本次规划主要内容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集中体现了以下特点:延续“山城水”的自然空间格局;建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升区域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服务功能;突显城市中轴线岭南文化特色;强化步行可达性与延续性。中轴线南北两段的规划内容具体如下:
1.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城市设计提出了打造“亚运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的总体目标与功能定位,着重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遵循了本地区“山城水”的自然空间格局,充分突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延续性,体现绿色生态的规划理念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次城市设计有效整合了基本建成的城市地区已有中轴线地区规划成果和节点改造方案,重点在于完善中轴线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形象。城市设计深入考虑了综合交通体系,特别是慢行交通系统,提倡人性化的步行交通空间,统筹考虑地上、地下空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步行交通体系。城市设计提出的方案更强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积极推动了新城市中轴线的建设。
目前中轴线上各个功能区被繁忙的城市主干道相互分割,难以形成整体的城市空间意向。在城市设计中体现人性化的步行空间,通过设置步行桥、步行广场、步行街等多种方式建立各个功能区块的步行联系,将中轴线整合成统一的整体。所有城市公共空间均向居民和游客提供步行、交流、游玩和观光的机会,完善公共交通体系,通过地铁、集运系统、地面公共交通和步行道系统连接各功能组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宜居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