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考研真题及详解.doc

2010年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考研真题及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考研真题及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10年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考研真题及详解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辨析题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都是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因此二者没有什么不同。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它的产生不是由于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而是由于工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中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个别或少数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2)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从单个企业开始的。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产生出相对剩余价值,只能产生超额剩余价值。因为,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决定于个别劳动时间。所以,单个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使生活资料价值降低,不能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不能产生相对剩余价值。 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先进生产条件,其他企业也会竞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此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商品价值相应下降。原来的先进生产条件转化为一般的生产条件,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差额将不复存在,从而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超额剩余价值在个别资本家那里消失,整个资本家阶级却普遍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 (3)相对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前者是个别企业获得的,后者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的;前者是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后者是各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所以,尽管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都是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但是二者是不同的。 二、简答题 1.分析资本积累对资本构成的影响。 答:(1)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大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2)资本的构成包括资本价值构成和资本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 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马克思理论中所指的资本构成,一般是指资本有机构成。 (3)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然努力使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努力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这样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便必然提高。同时,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技术设备的采用必然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样的劳动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这样,总资本中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比例必然下降。所以,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增大,投入到劳动力的资本可获利润增大,资本总量增大。全部资本由于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比重扩大,而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比重则相对下降,所以,比值是提高的,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 2.分析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刺激当前农村需求的意义。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三、论述题 1.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分析“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比重”的意义。 答: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主要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它是衡量国民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分配率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得份额越大。反之就越小。 不断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对于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树立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致富的信心、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投资、消费、进出口是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是,由于消费乏力,我国经济出现了投资过热和进出口贸易比例严重失衡等弊端。由于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者,但中低收入者通常没有资本等生产要素,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劳动报酬,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潜力就在这些人身上。 (2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