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硫化体系讲解
第二章 硫化体系(Chapter 2: curing system) 8学时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要求 硫化的本质是橡胶线型大分子网络化,必须有硫化剂(curing agent),同时加入促进剂(accelerator)和活化剂(activator),可大大加快硫化反应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二、硫化发展历史 1839年,Goodyear发明硫化。硫化体系组成:S 1844年,发现无机促进剂碱式碳酸铅、碱金属氧化物等 硫化体系组成:S+无机促进剂,使用半个世纪。 1906年,发现有机促进剂苯胺。 1921年,发现ZnO有活化作用,取代碱金属氧化物。 1926年,发现硬脂酸(SA)能提高ZnO的活化作用。 之后,有机促进剂品种不断更新,促进速度越来越快。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硫磺硫化体系,如CV、SEV、EV体系等。1978年出现EC(平衡)体系。 后发现,硫化剂除硫磺外,还有其他品种如过氧化物、树脂、有机胺、金属氧化物等也可以使橡胶硫化,开发了非硫硫化体系。 三、橡胶硫化反应过程 四、硫化曲线(curing curve) 用硫化仪测硫化曲线。 焦烧时间长短,反映胶料的加工安全性,焦烧时间长,加工安全性好。图中曲线2的加工安全性差。 (1)促进剂选用不当; (2)加工温度过高; (3)冷却不充分; (4)加工时间过长; (5)配合剂分散不均匀。 焦烧现象的理论分析 硫化剂与橡胶分子链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能量(E),即发生焦烧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炼胶过程中由于剪切生热,积累一部分能量(E1),在停放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又积累一部分能量(E2),热炼过程中对橡胶加热,积累能量E3,压延或挤出时胶料仍要受热,积累能量E4,胶料在硫化设备中受热,积累能量E5。 操作焦烧时间(processing scorch time):胶料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热积累效应所消耗的焦烧时间; 剩余焦烧时间(surplus scorch time):胶料在模具内保持流动的时间。 操作焦烧时间长,剩余焦烧时间就短,在装模期间容易焦烧,给成品带来质量缺陷。因此,希望剩余焦烧时间长一些,产品加工安全。 2、热硫化期(BC段) 3、平坦硫化期(CD段) 影响因素: (1)胶种 (2)促进剂品种和用量 (3)防老剂的品种和用量 4、过硫化期(D点以后) (1)胶料中含有大量—Sx—; (2)胶料的耐热性差; (3)工艺条件不合适。 硫化返原的研究方法: (1)硫化返原率/%——硫化曲线 (四)理想的硫化曲线 较为理想的橡胶硫化曲线应满足下列条件: (1)硫化诱导期要足够长,充分保证生产加工的安全性; (2)硫化速度要快,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3)硫化平坦期要长,无返原。 五.硫化过程中橡胶结构及性能的变化 (一)结构的变化 线性的大分子硫化后不同程度地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如下图: (二)性能的变化 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定伸应力、弹性等性能达到峰值后,随硫化时间再延长,其值出现下降; 伸长率、永久变形等性能随硫化时间延长而渐减,当达到最低值后再继续硫化又缓慢上升; 耐热性、耐磨性、抗溶胀性等都随硫化时间的增加而有所改善,并在最佳硫化阶段为最好。 第二节、硫化体系助剂 特 点:与橡胶的反应速度较快,反应温度较低,硫化胶的强度高,动态疲劳性好,耐热、耐老化性较差,硫黄粉容易喷霜,价格便宜,是橡胶制品中使用最多的硫化剂。 2、次磺酰胺类(sulphenamide/sulfenamide) (1)有迟效性,焦烧时间长,硫化速度快,硫化曲线平坦,硫化胶 综合性能好; (2)宜与炉法炭黑配合,有充分的安全性; (3)适用于合成橡胶的高温快速硫化和厚制品的硫化; (4)与酸性促进剂(TT)并用,形成活化的次磺酰胺硫化体系,可以 减少促进剂的用量。 (5)焦烧时间长短与氨基相连的基团大小有关,基团越大,焦烧时 间越长。 3、秋兰姆类(thiurams) 4、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ithiocarbamates) 结构通式: 5、胍类(guanidine) 6、硫脲类(thiourea) 结构通式为: 7、醛胺类(aldehede amine) 8、黄原酸盐类(xanthate) (三)各类促进剂焦烧时间和促进速度比较 (四)促进剂并用 A/A并用:主促进剂为酸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ICC护士进修汇报心得ppt.pptx
- 一次性使用止血套环产品技术要求北京中诺恒康生物科技.docx
- Q/GDW 13238.3—2018 10kV电力电缆采购标准(第3部分:10kV三芯电力电缆-专用技术规范).pdf
- 佛山事业单位真题2023.docx VIP
- 〖地理〗亚洲及欧洲——河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24).ppt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15章全,共400页).ppt
- 绿城企业文化系列读本绿城管理者论.doc
- 2025年轻人文娱消费趋势图鉴.docx VIP
- GBT17395-200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pdf VIP
-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早期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