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第三节汉字的结构讲解
徐 刚 明 树 笔 坚 炎 意 厅 旬 迅 闻 凶 医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学习重点: 1.了解古今汉字演变的主要形体及印刷体的各种形体; 2.能辨别印刷体的各种字体、字号。 一、古今汉字形体的演变 (一)文字形体(字体): 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体式。 (二)汉字形体演变: 正式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辅助字体:行书、草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属 楷书 草书 行书 殷商 西周 大篆 小篆 秦国 秦代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秦汉 汉末魏晋至今 东汉 至今 东汉末至今 正式字体 辅助字体 古文字 今文字 过渡 字体 注意: 1. 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的,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整理的文字。 2. 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结论: 1.汉字形体演变发展的总趋势: 朝着简单易写的方向发展。 2.主要表现(P147) 3.原因: (1)人们社会交际的需要。 (2)书写工具的改进。 二、现代汉字的形体 (一)标准字体:楷书 辅助字体:行书 (二)手写体与印刷体 印刷体的常用几种变体: 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 注意辨别字体和字号 练习 判断题: 1.汉字形体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因此,汉字是音节文字。( ) 2.在汉语中,任何一个音节记录下来,都是一个汉字。( ) 3.有了汉字,就扩大了语言交际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所以,文字优于语言。( ) × × ×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学习重点: 1.掌握主要概念:笔画、部件、独体字、合体字; 2.能运用现代汉字常用部件和部件拆分的方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 3.掌握难写字的笔顺; 4.能运用汉字造字法分析汉字,尤其是分析形声字。 一、结构单位 笑话《买猪千口》引入 独体字:单一形体的字,即无法分离出两个部件的汉字。 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字。 (一)笔画 1.含义 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五种基本笔形: 一 丨 丿 丶 乛 横、竖、撇、点、折(名称) “札”字法: 2. 笔画的特点: ①种类多,折笔可以派生出多种变化笔形;(P149《汉字折笔笔形表》) ②最小的结构单位,不能再拆分; ③笔画本身没有音义,只有名称。 3. 笔画的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 相离:儿、川 相接:丁、臣 相交:丈、也 4. 运用: 笑话《秀才对对联》 父进士 子进士 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均夫人 (改)父进土 子进土 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 媳失夫 婆媳均失夫 注意: ①注意笔画数 ②注意笔画形状 ③注意笔画位置 ④笔画组合方式 夭 天 太 犬 大 丈 1.含义 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二)部件 2.分类 按能否独立成字分 按能否再切分成小部件分 按部件切分的先后层次分 成字部件 非成字部件 单一部件 复合部件 一层部件 二层部件 三层部件 按笔画的多少分 单笔部件 多笔部件 请运用现代汉字常用部件和部件拆分方法分析汉字“韶” 韶 音 召 立 日 刀 口 竖 横折 横 横 合体字 部件 笔画 3.特点 (1)部件是相对概念,只有充当字的构件时才叫部件。 (2)汉字部件一般都具有一定名称和读音,能表示字的意义的部件(形旁)还具有一定的意义。 如:沟 注意: ① 部件的名称,要规范。 左右结构的字,左称“旁”,右称“边”,如“位”; 上下结构的字,上称“头”,下称“底”,如“简”; 全包围和三面包围结构的字,外称“框”,内称“心”,如“困”; 上中下结构的字,上称“头”,中称“腰”,下称“底”,如“曼”。 不成字的部件名称也要规范 刂 亻 冫 讠 卩 阝 扌 艹 囗 彳 彡 犭 攵 氵 纟 辶 耂 疒 衤 礻 对于目前还没有比较一致说法的不成字部件,在小学教学中可以先选一个以该部件组成的常用字来称说。如: 匚 冂 廴 廾 丬 区字框、同字框、建字底、弄字底、常字头、青字头、春字头、卷字头、栽字头、将字旁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