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稀缺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稀缺讲解

第二讲 稀缺 稀缺(scarcity)的经济学定义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普遍的稀缺性 比尔·盖茨、乔布斯受稀缺的约束吗? 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还有稀缺吗? 张五常在《发明专利界定研发权利》一文中写道:“这概念来自十九世纪天才李嘉图(D. Ricardo)提出的级差地租。众人皆说李前辈错了,我认为是小错大对。前辈当年问:农地为何有地租?他的答案是因为不同农地的肥沃程度不同。有小错,因为只要农地供不应求,即使肥沃程度一样也会有地租。是大对,因为只要肥沃程度不同,即使农地的供应无限较为肥沃的也会有地租。农地无限,地租之所值是同样耕耘成本较为肥沃的产量增加的那部分,一层一层地算下去,最不肥沃但还有人耕耘的地租是零。” 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物品的供应有限,稀缺存在,物品的使用有代价,其价就是租值;但即使物品的供应无限,只要物品的质量有优劣之别,稀缺依然存在,物品依然有价,因此依然有租值。 稀缺资源/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 稀缺的;要花费代价;价格为正 自由资源/免费物品(free goods) 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叫自由物品。 人的欲望(需要)是无限的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 ?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稀缺在哪里?——观察稀缺性 “稀缺”是一个与人的心理状况有关的概念,涉及到人的“欲望”,它是可观察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到”稀缺的存在呢? “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人们不得不做出选择和权衡。 Demsetz:“天堂经济学——天堂里还没有稀缺问题?”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人们为获取任何效用都必须付出代价/成本。 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可吃吗? “竞争无处不在”: 谁也摆脱不了竞争。 —Alchian的名言:“If you aren’t dead,you must be competing。” —佛门清净无为,与世无争?—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做客《凤凰网·非常道》: 另眼看少林——“佛门CEO”释永信的言谈及成就 “少林寺需要管理,需要创收才能生存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少林寺在僧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过去只有几个老僧人,现在少林寺的子孙达到300多人。 少林寺“集团”旗下也有制药、食品、武校、旅游等多家企业实体,一度被媒体热炒的即将上市。 2008年12月的新闻报道:少林寺也搞“并购” 正式接管昆明4所寺庙。 “民主管理也许在别的地方行,可唯独庙里不行。俗话说:一百个和尚乱当家。因此,我不相信民主,在我看来民主就是平庸。好在我的‘独断专行’给全寺带来的结果摆在那里,大家还都相信我,认可我,起码目前我还没听到内部反对的声音。” “现代社会确实很浮躁,学佛的人也一样。特别是居士在到处找师傅,今天找一个师傅,明天又找一个师傅,甚至连出家的小和尚都喜欢攀比师傅。 竞争 竞争的目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以竞争定胜败决定资源的归属与分配。 竞争的规则与准则 —竞争准则:判定胜负的标准和尺度。 ◆形形色色的竞争准则:暴力(广泛存在,电信、邮政、黑社会);按智力(考试);论资排辈(以老为贵;干部队伍年轻化);先到先得(餐厅,买票);相貌;按需要缓急(病的轻重);市价‥‥ —竞争规则:为竞争设限,通过约束人的行为来协助竞争准则判定竞争中的优劣和胜负。 ◆包括国家的法律,单位的规章制度,社会的习俗、道德训诫、禁忌 关注中国的官员 中国官员的头发 ※案例一:铁血网题为《中国的官员全是一头黑发》的帖子: 在新闻联播中,温家宝率领的代表团在韩国和日本、韩国的代表团分别坐,看到日本和韩国的代表成员有满头白发,也有花白头发,唯独中国代表成员全部是乌黑的头发,只有温家宝鬓角有白发,奇怪,人到几十岁后大部分都有白发,在座的中国人全部四十岁以上,没有白发,感觉很假,不自然。 ※案例二:《中国官员的“黑头发”:什么时候你能恢复“本色”?》:“如果你打开中国各级政府召开的会议报道场面,大概主席台上你很难找到“非黑色”头发的官员,有点“乌鸦集会”的滑稽感觉。最常见的是中国高层领导集会时,在一片黑头发的海中能看到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的银白头发特别亮眼,给人非常真实亲切的感觉。中国人喜欢在形象上打扮得看年轻一些,自然无可厚非,但是你想繁忙的工作之余,要最少一个月染一次发,那有多麻烦!即使不是到专业染发店修理形象,在自己家里进行发色护理,也感觉是非常麻烦的事。” “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