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学课程考试复习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课程考试复习提纲

心理学复习提纲 2006.6 (说明:下面的东西不一定考,但考的都在这里面) 1、历史和现代的心理学: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和团体心理,其中个体心理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 (3)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4)主要流派的研究: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等。 2、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元的概念和构成: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包括胞体、轴突和树突。 (2)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机能。 前脑:大脑、丘脑 中脑:中脑 后脑:包括延脑、桥脑和小脑,中脑和后脑合称脑干,是生命中枢,小脑负责机体平衡和动作协调。 脊髓: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3)大脑的基本分区和功能:    初级感觉区:中央后回(视觉区-枕叶,听觉区-颞叶,机体感觉区-中央沟后回);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    言语区:大脑左半球(布罗卡区-运动性失语症、产生性失语症,威尔尼克区-听觉性失语症,接收性失语症 ) 3、心理的毕生发展 (1)发展的概念:个体一生中在生理、认知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变化。 (2)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 (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图式、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发为四个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0~2),主要进行前语言的认知行为,用感觉与行为的协调来组织经验;(2)前运算阶段(2~7),开始用符号表象认识世界,思维未能达到守恒,缺乏可逆性,具有自我中心性;(3)具体运算阶段(7~12),掌握了各种守恒概念,并开始了其他逻辑操作,但必须联系具体的东西;(4)形式运算阶段(12~),认知发展趋于成熟,可超脱事物的具体内容或具体事实,可根据假设运用符号逻辑进行抽象的例题运算。 (8)艾森克发展阶段论。 4、感知觉: (1)感觉: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两者呈反比关系 绝对感受性:人能觉察微小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受阈限:可觉察的最小刺激量,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两者呈反比关系 差别感受性:对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4)韦伯定律: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为一个常数,该理论在中等强度范围内起作用。 (5)费希纳定律:感觉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 (6)斯蒂文斯定律:感觉大小是刺激强度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 (7)感觉的适应性 感觉的适应:指刺激长时间作用于感觉器官,导致感觉器官感受性变化的过程。 (8)视觉的特殊效应(如暗适应、明适应、色觉理论、后像、闪耀融合、视觉掩蔽等) 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 (9)色觉理论: A、三色说:认为人的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分别感受的光谱成分是红、绿、蓝。三色说已经找到生物学支持,在网膜上找到分别对三种光敏感的细胞。但是不能解释色盲现象。 B、对立过程理论(四色说):认为人的视网膜有三种视素:黑白细胞、红绿细胞和黄蓝细胞,在感光作用下,它们表现为对抗的过程。 (10)知觉:人脑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 (11)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这种现象又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在知觉过程中,会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12)深度与距离知觉的线索:   肌肉线索-调节、辐合; 单眼线索-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运动视差; 双眼线索-两眼网膜视差。 5、注意和意识: (1)意识活动的内容:对外部事物的知觉、对内部刺激的知觉、对自身的知觉、对由这些体验所引起的思维活动的知觉。 (2)睡眠的几个阶段 慢波睡眠:第一~四阶段 快波睡眠(快速眼动睡眠):会有梦的出现 (3)对梦的解释: 心理学观点-对神经的随机活动

文档评论(0)

82393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