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质 一、动物心理的起源和发展 二、人类心理的起源 三、人类心理的本质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动物心理的起源和发展 特点 阶段 1、(动物心理的起源和发展的)特点 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2、动物心理发展的基本阶段 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低级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哺乳动物的心理发展 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什么是感应性 植物感应性的表现 动物感应性的表现 什么是感应性 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植物感应性的表现: 对单向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上,这种反应方式称为向性 。(如向光性、向地性) 动物感应性的表现 动物不仅对具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而且还能对原先是中性的,但具有信号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这标志着动物心理的产生(如声音)。 1、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2、低级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3、哺乳动物的心理发展 大脑发育的特点: 有高度发达、高度分化的脑,大脑皮质高度发达。 3、哺乳动物的心理发展 大脑发育的特点: 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高度灵活的运动器官,前肢不只参与移动身体的动作,且还适应各种活动。 3、哺乳动物的心理发展 心理活动特点: 有相当发达的学习记忆能力 (1)大白鼠经训练能辨别等边三角形和圆形 (2)狗能在黑色背景上学会辨别白色图形等 (3)类人猿(如黑猩猩)可以把某些行为连起来,达到目的;可以模仿学习(模仿行为本身);在需要时能对工具进行一定加工;在斗争中会使用工具;可以排除眼前刺激从事有长远目的的活动;学习语言。 二、人类心理的起源 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语言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促使人类的祖先四肢分化,直立行走,从而触摸到广泛的刺激;还使人类祖先的口腔、鼻腔、咽喉形成了直角。于是呼吸道增长了,发音器官的活动灵活了,从而使整个发音器官朝着人化的方向发展,并使大脑皮质出现了言语机能区 。 语言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语言促使了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 语言促使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生。 语言使人类的认识更加广阔。 三、人类心理的本质 人心理活动的实质是脑的反射活动。分三个主要环节: 开始环节:外界刺激及其在感受器官中引起的神经过程,经传入神经向脑中枢输入信息。 中间环节:脑中枢将感觉住处进行加工储存的神经过程,表现在主观上的心理现象。 终末环节:从大脑中枢神经沿传出神经将信息传到效应器,引起效应器活动,如动作、语言。 信息传导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神经元的结构:胞体、树突、轴突、髓鞘和突触小体五部分。 神经元的类型: 1、按机能特性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 2、按后继单位是兴奋还是抑制分为: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 关 于 反射 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实现的对一定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含义:机体通过遗传与生俱来的反射 类型 食物反射 内脏反射 防御反射 朝向反射 性反射 条件反射 含义:机体在后天习得的反射。 条件反射的研究 (1)经典条件反射 (2)什么是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 (3)什么是强化 (4)什么是消退 恐惧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猛兽为何如此驯服 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小的约2岁,取名阿玛拉很快就死去了,大的约8岁,取名巴玛拉,当时她的智力水平仅仅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的智力水平,她不会说人话,只能做狼嚎,不能直立行走,只能四肢爬行,害怕强光,害怕水火,不让洗澡,不让穿衣,不吃人手里的食物,而只吃扔在地板上的肉,经过精心的照料和教育,她两年学会了站立,四年学会了6个单词,六年学会了走路,七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同时学会了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到17岁临死时,还仅仅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水平。 1983年6月辽宁省鞍山市某农村中学老师发现一个“猪孩”王显凤,8岁9个月,她家独居村外,母亲5岁时因患肺炎,导致中度智残,生父是个聋哑人,是编织业的能工巧匠,平时无人照料她。她与猪为伍,吃猪奶、猪食,睡猪圈,久而久之,她表现出猪的习性。不用手挠痒,而是靠着树干或墙上蹭痒,生吃高粱、谷穗时不用手摘,而是直接用嘴拱、咬,有时用四肢爬行。她被发现时虽8岁,但智力不足3岁。 社会环境影响之孟母三迁 THE 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