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七章课堂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第七章课堂教学

教学章节 第七章 课堂教学 教学与教学理论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 学 时 数 12 教学目的 1.了解: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讲述策略;指导策略;课堂管理;课堂纪律;课堂违纪行为 2.理解:(1)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2)主要教学理论流派的主张及其教学模式;(3)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区别。 3.掌握:(1)课堂设计的有关知识,能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以及新课改中对教师教学行为、课堂策略的新要求(3)能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掌握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2)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术(策略) (3)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技术 教学过程: 第七章 课堂教学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的含义 1、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 本书将教学定义为: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道德性格,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2、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 (2)教学与智育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2、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途径 3、教学为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教学也为学生审美能力和劳动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教学的任务 1、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能、创造才能和体力 3、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美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教学思想精华: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启发式教学;“产婆术”等。 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苏格拉底方法作为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中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的是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近代教学思想精华 教师怎样教――――学生乐学――――教学生学 3、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1)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一)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1、教学内容的间接性 2、教学环境的潜隐性 3、教学中介的多样性 4、教学主体的发展性 (二)教学是一种情知交融的认识活动 (三)教学是一种有规可循的科学认识活动 (四)教学是一种限制性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1、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2、教学是一种有限制性的艺术创造活动 三、教学理论及其流派 教学理论的一般概述 1、教学理论的概述 2、教学理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3、教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 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 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 1985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1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J.B.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