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条铁路的完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一条铁路的完成

解读《一条铁路的完成》 萧红《一条铁路的完成》描述了1928年冬天17岁的萧红所经历一次学生运动,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作为一名懵懂的中学生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感受。 1928年,哈尔滨爆发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修建吉敦铁路的大规模爱国学生运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强烈表现了广大学生的爱国热诚和维护祖国领土不受侵犯的责任感。 面对这样的记述对象,传统的文章大多将将文章重心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表现学生运动的过程和意义,突出爱国学生的形象,赞颂他们优秀品质和勇敢的精神,和反动政府的冷漠麻木和凶残。文章的基调多是慷慨激昂和义愤填膺,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便是典型。 然而,《一条铁路的完成》却完全不同。它没有从宏大的历史角度歌颂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场景,而将笔触放在学生运动中普通学生真实的具体处境、心态和精神特征上。从“我”——一个对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意图并不清楚的懵懂的中学生的视角,审视这场学生运动的过程和意义。 主题思想 1、表现了一种懵懂而强烈的爱国情。 散文真切地描述了我“参”加学生运动的过程和心理感受。 对于“我”一个17岁的女中学生来说,这场运动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涌入自己的校园,年少的“我”内心感到害怕(“有那许多人,我从来没有见过,使我想象到军队……总之对这个我有点害怕”。)然后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将我“攫”jue去参加游行。 游行过程中,“我”受到感染而产生兴奋与骄傲,“那时我觉得我是在这几千人之中,我觉得我的脚步很有力,凡是我看到的东西,已经都变成严肃的东西,无论是马路上的石子,或是那已经落了叶子的街树。反正我是站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喊声中了。” 以至于第二天自己主动参加游行示威,在学联主席的演讲中情绪高涨,并自告奋勇做宣传员,并觉得自己“有点特别聪明”;嘴上嚷着不怕死,但心里对自己却“毫无把握”;当学生们与荷枪实弹的警察冲突的时候,“我们”慌乱而又亢奋。 整个过程中, “我”起先对这场学生运动毫无思想准备, 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真正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因为当时的“我”“从来没有晓得日本还与我们有这样大的关系”,甚至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为反对日本人——在游行中见到日本女子就大喊:“就打倒你!”,并且用“自己光荣的情绪去体会她狼狈的样子”。 但是我和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是非常真挚和强烈的。 “我”起初是被“攫”去参加示威游行的,但之后被同学们的行为感染而变得态度积极,情绪高涨,不但和同学们一起在黄昏的寒冷里,“流着鼻涕,全身打着抖”请愿,而且第二天主动出发,自告奋勇做宣传员。 其他同学呢? 几个女同学因为坚持一天参加运动,没有上厕所,而尿了裤子。 学联主席“我们有决心没有?我们怕不怕死!”,大家回答“不怕” 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2、体现了萧红对自己和时代的冷静而深刻的审视。 1937年,萧红为《七月》杂志写了本篇散文。当时26岁的萧红回忆自己17岁时经历的学生运动,笔调生动幽默,有些描写让我们觉得忍俊不禁: “走在石头道街又碰到一个日本女子,……我们又照样做了,不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说‘就打倒你’……我们又用自己光荣的心情去体会她狼狈的样子。” “没有束围巾,也没有穿外套。对于这个我生了一种侥幸的心情!‘冲得时候,这样轻便不是可以飞上去了吗’” “我的耳边闹着许多声音,那声音并不大,也不远,也不响亮,可觉得沉重,带来了压力,好像皮球被穿了一个小洞丝丝的在透着气似的,我对我自己好没有把握。” “‘反对日本完成吉敦路’这件事本身已经被人们忘记了,唯一所要打倒的就是滨江县政府。到后来连县政府也忘记了,只“打倒警察,打倒警察……”这一场斗争到后来我觉得比一开斗还有趣味,在那时,‘日本帝国主义’,我相信我绝对没有见过,但是警察我是见过的,于是我就嚷着:‘打倒警察,打倒警察!’” 我在学生运动中的行为和心理处处表现出幼稚、困惑,和冲动的特点,印着十七岁的年龄印记。这场学生运动的意义,“我”并不十分理解,反而更多地陶醉于示威游行带来的刺激和兴奋感里;“我”并不理解那些狂放的口号,激昂的誓言的真正含义。事实上,许多学生和“我”一样,思想觉悟并不高,虽然有高涨的爱国热情,但行为难免带有幼稚、冲动和缺乏理性的特点。学生们满腔的爱国热忱,理直气壮、义愤填膺的游行口号,在混乱无序的游行队伍和令人失望的运动结果面前,显得有些无奈和虚弱。 这场运动中,学生们的整体不高思想觉悟,(如以“我”为代表的许多学生并不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意图和这场学生运动的意义),高涨的爱国热情中,冲动和狂放的行为和口号,以及混乱的组织管理,都似乎预示着它很难取得圆满的结果。 事实上,即使上述的缺点不存在,仅凭学生的示威游行,也很难阻止吉敦铁路的修建。 鲁迅先生向来反对学生的请愿示威行为,萧红是深受鲁迅影响的作家,她对待学生运动的态度是否受到鲁迅先生

文档评论(0)

16588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