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师应聘考核笔试题目高中部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教师应聘考核笔试题目高中部分

高中部分 把每个题目打印成一份考题,每个待考教师抽一题初中题和一题高中题,给30分钟准备,然后上台讲题目,每题时间5到15分钟。要求讲解思路清晰,表达清楚,每题涉及到的知识点需要重点提一下。如果抽到的题目过于简单,可以把相关知识最简单的发散,或者用多种方法来讲题。(★部分是作为一个好老师应该讲到的内容) 考官根据参考答案(高中部分的参考答案已包含了整个解题思路,详细解题过程,以及解题过程中的重点)和自己的感觉给打分。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另一小物块质量为m,它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板与小物块均靠在与水平面垂直的固定挡板处,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当长 板与右边固定竖直挡板碰撞后,速度反向,大小不变,且左右挡板之间距 离足够长。 (1)试求物块不从长木板上落下的条件。  (2)若上述条件满足,且M=2kg,m=1kg,v0=10m/s。试计算整个系统在第五次碰撞前损失的所有机械能。 解答: (1)设第一次碰撞后速度为,第n次碰撞后速度为,每次碰撞后,由于两挡板距离足够长,物块与长木板都能达到相对静止,第一次若不能掉下,往后每次滑动距离越来越短,更不可能掉下。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知 (M-m)=(M+m) ① mgμL= (m+M)-(M+m) ② 由①②解得当木板长大于L即可,即L≥ (2)第二次碰撞前,有(M-m)=(M+m) 第三次碰撞前,(M-m)=(M+m) 第n次碰撞前 (M-m)=(M+m) = 第五次碰撞前 故第五次碰撞前损失的总机械能为代入数据J ★“左右挡板之间距离足够长。”说明什么?物块的动能变化全由物块与长木板间摩擦力做功所致。 ★第一次若不能掉下,往后每次滑动距离越来越短,更不可能掉下。因此(1)问即为求第一次碰撞后物块 不从长木板落下的条件。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长板与右边固定竖直挡板碰撞后,速度反向,大小不变。”说明什么?弹性碰撞。 一轻杆AB,A端铰于墙上,B端用细线挂于墙上的C点,并在B端挂一重物,细线较长使轻杆位置如图甲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N1,细线较短使轻杆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N2(绳与杆,杆与墙之间无摩擦),则 (A)N1 N2 (B)N1 N2, C C (C)N1 = N2, (D)无法比较。 B A B A 解答:(分常规方法和简便方法) 常规方法: 比较两幅图,没有变的量有AC的长度,杆AB的长度,还有物体重力mg,所以把两个压力和分别用这三个没有变的量AC,AB,mg表示出来,然后比较就能知道谁大谁小。 绳子拉力T沿绳子收缩方向,杆的支持力(压力N的反作用力,与N的大小相等)沿杆压缩的反方向。物体的重力,杆给的支持力,杆受到的压力,绳子的拉力,作用点全在B点,对B点进行受力分析。并作力的分解。 图一: ,,mg三力平衡。因为系统平衡,可把力分解到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加以分析。 sinα=(水平方向),cosα=mg(竖直方向) = =mgtanα= 由于和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 = = 图二: ,,mg三力平衡。因为系统平衡,可把力分解到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加以分析。 cosα+cosβ=+=mg(竖直方向) 一式 sinaα=Fsinaβ(水平方向) = = 二式 把二式带入一式得 +=mg = = 由于和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 == 所以N1=N2 ★如何比较两个压力 ★讲清楚T和N的方向。 ★讲清楚受力分析为什么要对B点。系统平衡,所以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合力也为零。 简便方法: 该题用力的三角形相似来解题会很简单。 图1乙,是第一种情况下三力平衡的三角形,绳子的拉力与绳子的方向相同,因此图1中两个三角形相似。 图2乙,是第二种情况下三力平衡的三角形,绳子的拉力与绳子的方向相同,支持力方向与杆的方向相同,因此图2中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以看出=,因此N1=N2 ★三角形为什么相似? ★三角形相似之后如何运用不变的量表示出需要求的量。 将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358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