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加分“神器”:“设”中靶心.doc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加分“神器”:“设”中靶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加分“神器”:“设”中靶心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加分“神器”:“设”中靶心   高分的申论作文不仅要立意精准,还要语言精致。“精”,体现在观点的一针见血、论证的丝丝入扣、措施的切实可行。“致”,则体现在语言的标志、连接和提示作用上。在众多修辞和关联词汇中,能够同时体现“标志重点”“承上启下”“提示观点”三项功能的,唯有“设问”。   设问修辞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承接上下文意、引出核心观点。充分发挥设问句的特点,让设问句成为申论作文语言中的“重音”“引线”“描红”,为文章“强音”“加固”“增色”。下面中公专家就为各位考生详细讲解设问句在文章写作中的应用。   一、“设”出重心   设问句式通过提问的形式,将文意的重点用疑问词代替,转化为问句,再将重点内容放在问句之后,单独阐释。如此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通过疑问词和“?”双重提示重点作用,感受到文章写作的跳跃性,增强阅读的兴趣。提示文意重点可以使用转折、递进等方式,但是这些形式都没有设问句的句式变化多样。提示重心的设问句非常适合在多种方式选择,或者加工转折、递进的句式中。能够突出语义的重点,有效提高段落的立体层次,让文段显得富有吸引力。   具体操作示范:   1.给出肯定句:   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式已经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转化为兼顾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2.变化为设问句:   (1)问句示范:   今后,我国的发展方式是继续追求经济发展,还是关注社会、文化、生态的发展呢?   今后,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发展呢?是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还是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呢?   今后,中国的发展方式应该如何转变呢?   我国今后的发展道路是走原来的老路,还是另辟蹊径呢?   (2)回答示范:   显然片面发展经济是不够的,兼顾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才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统筹兼顾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态等要素的全面发展之路才是上上之选。   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从单一要素到综合要素的考量,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当然是另辟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坚持经济为核心的发展地位,兼顾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3)组合示范:   今后,我国的发展方式是继续追求经济发展,还是关注社会、文化、生态的发展呢?显然片面发展经济是不够的,兼顾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才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国今后的发展道路是走原来的老路,还是另辟蹊径呢?当然是另辟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坚持经济为核心的发展地位,兼顾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由以上肯定句与设问句的对比中不难看出,设问句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句式结构,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同时还能有效延长句子长度,起到快速成文的作用。   二、“设”穿段心   文章的段落写作常常会遇到上下文衔接不畅的难题。那么,应当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衔接句写好文章段落呢?设问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文章的段落一般会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使用设问句可以一箭射穿文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可以使用“究其根本,问题的核心是什么?”“这一问题有哪些具体表现呢?”等语句来引导现状分析,给出具体现实问题;用“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何在?”来引导原因分析;用“哪些社会群体会受其影响呢?”等语句来引导影响分析。   第二,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可以使用“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难题呢?”“针对这些原因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呢?”“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该如何有效解决呢?”等语句从现状分析、原因分析、影响分析引向提出解决方案。  三、“设”定文心   文章的核心就是总论点。总论点应当凸显在开头和结尾中,但是这也是常常困扰考生的难题。如何不动声色地引出总论点呢?看到“?”这一符号,你应该能够想到答案——设问句。设问句良好的衔接作用和提示重点作用,已经在前面两部分讲过了。如果是在两种以上观点中强调重点,可以使用第一种加工方法。如果开头使用了归纳概括现状、原因、影响的方式,可以直接使用第二种方法。如果从单一观点出发,只需要将原有的总论点转化为设问句即可。具体操作示范如下:   1.给出肯定句:   中华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传播理念,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价值观。   2.变化为设问句:   (1)问句示范:   中国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   应当如何发展中华文化呢?   中华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应当是什么呢?   中华文化应该在何种理念指引下发展呢?   (2)回答示范:   显然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传播理念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应当将人作为发展的核心,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价值观。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价值

文档评论(0)

yd3272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