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理科生生态德道水平差异比较研究.doc

高中文理科生生态德道水平差异比较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文理科生生态德道水平差异比较研究

高中文理科生生态道德水平比较研究设计 一、导论 (一)问题提出 生态道德问题研究是对威胁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危机的回应,在20世纪初成为德育研究领域的新课题。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人类已由能否生存过渡到能否更好地生存。工业文明一方面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为人类生存创造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同时由于缺乏理性和无节制地开发,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行为导致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相继而来的便是自然的报复,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生态危机所触及到的不只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或人类学问题,它也不只是一个制度或法律方面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所触及到的是一个涉及人类生存根基的基本问题,其根源在于目前人类主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于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和对物质无止境的追求。因此,对生态道德现状的研究,看当前人们生态道德水平的程度,寻找其影响因素,并探究提高生态道德水平的实践途径已迫在眉睫。 虽然已有学者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人对不同群体的生态道德水平作过比较研究。本课题旨在对高中生文、理科同学的生态道德水平,包括生态认知、生态情感和意志及生态行为三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探明两者是否存在生态道德的结构性差异和的水平高低,为提高高中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寻找具有可行性的途径。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了解当前高中生文理科生生态道德水平实况,比较两者的差异性。 2.研究价值 生态道德属于道德领域中较为新颖,研究尚不成熟的课题。高中生是一个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思维活跃、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群体,高二、高三年级学科专业的分流使得文理科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对他们的生态道德状况进行研究和比较,一方面可以丰富德育领域的理论体系,同时在实践领域通过调查高中生生态道德现状,可以了解当前中学生的生态道德实况,寻找到当前生态德育实效性低下根源,并试图探索提高中生生态道德水平的可行性途径。 (三)研究假设 无论高中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已经拥有一定程度的生态道德水平,这些素养有些是可能他们自己清楚地意识到的,有些可能他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的,本研究课题的假设是高中文理科学生生态道德总体水平有明显的差异性,总体是文科生生态道德水平比理科生程度高。 (四)重要概念界定 1.高中文科生和理科生 文科生:指学习文科的学生,是相对于理科生而言的,一般在高一末分科,由学生自己选择文或理。文科生学习的主要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以物理、化学、生物为辅。 理科生:指学习理科的学生,是相对于文科生而言的,一般在高一末分科,由学生自己选择文或理。理科生学习的主要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以政治、历史、地理为辅。 2.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是以善恶标准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涵盖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人与自然间的道德关系;二是明确人在自然中的角色,探讨人类对自然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制定道德行为规范,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包含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和意志、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良心等几个方面内容。生态道德水平就是综合生态认知、生态道德情和意志、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良心等几个方面素养的优劣程度。 二、文献综述 生态道德观念由来已久,但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研究大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目前教育理论界对这一研究领域主要对其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目标及内容 有学者从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出发,对生态德育的目标进行条理化的分析和总结,具体内容大致涵盖如下: 1.生态道德认知 生态道德认知是指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以及关于这种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道德认知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经过自己的感知、体悟,才能转化为自己行动的指导思想。因此,教育者应系统地、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生态哲学和生态科学知识,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合乎生态理性和德性的思维方式。 2.生态道德情感 生态道德情感是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交往行为、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对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也是人对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受教育者有了生态道德认知,并不一定就能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还需要有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种深厚的内在动力。有了这种诚挚的道德情感,就是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会做有背生态原则的事。 3.生态道德意志 生态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履行生态道德义务而克服内心障

文档评论(0)

sfgzb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