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位申请表模板
学位申请号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申请表
申请人姓名 XXX
申请学位类别 全日制学术型
申请学位学科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重庆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制
2011 年 4 月 29 日填
填表说明
1.本表可拆分成单页,交相关填写人分别填写;
2.学位申请号由重庆师范大学学位办统一编制,再由学生填写;
3.申请学位类别填写:全日制学术型、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中
职硕士、高师硕士等;
4.申请学位学科专业填写:专业硕士学位填写专业及领域,其他类型硕士填写相应专业;
5.“申请人基本情况”页由各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填写并加盖学院公章,最后学历及专业指报考研究生时的学历、专业;
6.“学位论文简介”页由申请人本人填写;
7.各学院将填好的各表格装订成册后交校学位办;
8.本表格请相关人员如实填写,否则一切后果由相关填表人负责。
一、申请人基本情况
最后学历及专业
学士 汉语言文学
所在学院
文学院
研究方向
中国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
姓名及职称
XXX 教授
所学课程及成绩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成绩)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成绩)
1
西方现代派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3(81)
11
专业外语
1(81)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76)
12
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3(92)
3
当代文学研究前沿
2(88)
13
教学实践
2(99)
4
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3(88)
14
学术活动
2(优秀)
5
现代文学社团流派
3(87)
15
6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83)
16
7
语言学与现代文学
2(89)
17
8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3(78)
18
9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3(86)
19
10
英语(综合)
4(60.3)
20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序号
论文(项目)名称
发表(完成)时间
刊物(出版社)名称
或项目来源
备注
1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重庆声部》
2010.02
《文艺报》2010年02月26日,第22期
2
《20世纪重庆文学研究的拓荒之作——评周晓风著作20世纪重庆文学史》
2010.10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5期
3
《当代文学与政治的异质同构——当代文学发展的逻辑起点》
2010.11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0年第11期
第一作者
4
《现代诗歌的三次语言转向——百年新诗的一个回眸与反思》
2010.09
《文艺新观察》2010年03期
5
《个人即时代:朦胧诗后的当代汉语诗歌写作——以柏桦表达为例》
2011.04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1年02期
填表人(教务秘书):
二、学位论文简介
学位论文题目
《无法遗忘的表达——柏桦诗歌研究》
论文起止时间
2010年 7 月—— 2011年 4月
论文字数
4.6万字
论文主题词
柏桦,抒情短诗,个人化写作,抒情类型,抒情与叙事
论文题目来源
(划√)
(1)国家 (2)部委 (3)省市课题 (4)其它√
论文类型
(划√)
(1)基础研究 (2)应用基础研究(3)应用技术 (4)其它√
学位论文简介(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论文成果及创新点、待解决的问题)
后朦胧诗运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一场当代诗歌的盛宴。然而或许是历史的距离尚未拉开,或许是中国自古文人相轻的习惯作祟,当代诗歌研究对于后朦胧诗人的个案研究是相当局促的。随着当代诗歌危机的叠加,新诗已经失去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转而进入了新世纪的沉寂。在这个历史转型期,我们有必要重新清理诗歌时代遗留下的宝贵财富。这里不仅仅指一种诗歌精神或场域,更真切的则是那些探索性的诗人、诗作。本文是柏桦个案研究,其目的在于试图从文本细读等方面入手,清理当代诗歌资源,扫除关于柏桦的片面解读甚至误读,重新发掘重庆诗人柏桦。其最终目的是以柏桦为例重新认识当代诗坛上个人化写作的是非功过,为特立独行的诗坛散兵游勇正名,进而为重写当代诗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成果。
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诗人与诗的关系,从文本发生学角度切入。同时,通过文本细读方法,清理柏桦资源,重新认识柏桦的文史意义。
本文在研究阶段已有部分科研成果问世,发表于省部级刊物上。全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第一主要立足文献、诗人访谈,探讨诗人的诞生,梳理柏桦诗歌创作的历程,借此作为全面认识柏桦及其诗歌创作的基础。本文第二方面是柏桦诗歌细读。由于柏桦的诗歌大都源自童年记忆和生命体验的交响,这一部分从回忆、意象、抒情三个主要方面探讨柏桦诗歌的个人化特色。“下午”“夏天” 等抒情意象是柏桦迥异于其他诗人的原创诗思。这也是他对于当代诗歌的个人化写作的一点贡献。第三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至2030年中国香草油香精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docx
- SAJ三晶PDG10智能水泵变频器用户手册使用说明书.pdf
- 2025年上海市16区语文中考一模汇编 专题03文言文对比阅读(纯文言篇,模考真题22篇)含详解.docx VIP
- 《中国神话故事》名著导读读后感课件PPT(完美版).pptx VIP
-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ppt课件.pptx VIP
- 统编五下《田忌赛马》公开课PPT课件(有配套教学设计).pptx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通风区班组建设实施方案》.docx VIP
- 2025年1月浙江省物理首考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