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黎志远辨治原发性痛经的经验
黎志远辨治原发性痛经的经验
黎慧,苏锦春※;指导:黎志远
(荆门市中医医院黎志远名医工作室,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
原发性痛经属中医学“经行腹痛”等范畴,黎志远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感寒湿之侵,内以七情之伤,脏腑失和,阴阳偏胜等。基本病机为精气血不足、气滞、血瘀、寒凝、热结为患。并认为本病以虚中夹实为主,治则上注重分期辨证用药,经前期以补肾助阳,疏肝清热,调和肝脾;行经期理气活血化瘀调经,止血止痛,重在祛瘀生新;经后期以滋养肝肾,不忘化滞,维持阳长。临证中黎师以此思想为指导,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名医经验;原发性痛经;黎志远
黎志远主任医师是湖北省首届知名中医,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学科带头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中医药学会顾问,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悬壶四十余载,学验俱丰,擅长内、妇科疑难杂病,尤精妇科。我们作为黎师的学术继承人,兹将黎师辨治原发性痛经的经验加以整理,介绍于下,与君同享。
一、辨痛经,当首明病因病机。痛经之证,肾虚为本,宿瘀内结为病理主因,痛为标,虚实夹杂为病变核心。
黎师认为:痛经之为病,外感寒热之侵,内以七情之伤,脏腑失和,阴阳偏胜,则易致痛经,其病因病机概括起来,共有下面四个方面:①冲任亏损,精亏血少,子宫发育不良以致气血失畅,“不荣则痛”,发为痛经。②肝郁血瘀,素多抑郁,或经期前后复伤于情志,日久伤肝,肝气更为拂郁,终致肝失疏泄,气血郁滞,不通则痛。肝气拂郁,不得宣畅。又值月经前后或经期、冲任、子宫气寒血盛,所谓“厥阴气滞,脉络不疏”是也。③寒湿凝滞。起居不慎感寒,久居寒湿之地,经期涉水,贪食生冷瓜果而致寒湿客于胞宫之中,加之素体阳虚宫寒,又逢经前经期,子宫气血充盈,流注冲任,阻滞气血,或客于胞宫,与精血相搏,而发痛经。④湿热蕴结,素有湿热内蕴,或经期、分娩、流产后,机体虚弱,湿热之邪乘虚内侵而发生疼痛。
黎师认为:痛经的病因虽多,但其所致的病理变化仅有虚实两方面,如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指出:“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痛者多痛于未行经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多痛于即行之后,血去而痛为止,或血去而痛愈甚,大都可按之揉着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张景岳的这一认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概而言之,痛经的原因一为气滞血瘀,寒凝热结;二为冲任胞脉,精伤血耗。黎师在长期的临床中体会到,痛经之证,虚中有实,实中亦有虚,然纯实者少,纯虚者亦不多见,而以虚实夹杂者为多见。
二、辨治痛经,当审证求因,首辨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结合月经的期、量、色、质及兼证、舌脉体质状况等以及辨疼痛的程度。
黎师认为,痛经的辨证,主要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结合月经的期、量、色、质以及疼痛的程度。舌脉体质状况等以辨其寒热虚实。①辨时间:经前或经期发生疼痛者多属实证,或实中夹虚。经行后疼痛者,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②辨部位:胸胁、乳房、少腹、下腹胀痛,经行则舒者多属肝郁气滞,或属肝经郁热。全腹部疼痛者属脾胃,若病在下腹正中,多属冲任胞宫瘀阻。经来满腹胀痛连及胁肋者兼乳房胀痛,多属肝胃不和或肝脾失调。若小腹疼痛引及腰脊伴头痛耳鸣者多为肾气不足。③就疼痛性质而言,如腹软,喜按喜揉,隐痛坠痛等,病势较软属虚;如腹坚硬、掣痛、绞痛、刺痛,病势较剧属实。④以气血而论:经前疼痛多为气滞,经后小腹绵绵而痛者多属血虚,经期痛则多为气滞血瘀,胀甚于痛为气滞,痛甚于胀为血瘀。疼痛时作时止为气滞,痛之休止为血瘀。⑤以寒热而论:绞痛、冷痛、得热痛减为寒,灼热得热痛增多为热。⑥以气滞血瘀而论,胀甚于痛伴经血排出不畅者,多属气滞,经血黯夹血块多为血瘀。⑦从舌脉来辨: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细涩,其证属实。舌淡苔白脉沉紧属寒,舌淡苔润为气血虚,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肝肾阴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者为湿热蕴结。⑧辨疼痛程度:剧痛时伴手足厥冷,唇青面白,冷汗淋漓者为重度,行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或伴腰部疼痛,但尚可坚持工作或学习,为轻度。然虚中岂无实焉?实中岂无虚乎?若由虚致瘀,经来量少,色紫质黏,血下不畅,而腹痛者,岂非虚中夹实邪?若外感寒湿,滞于胞宫,郁而化热,阴血被灼,经来色黑有块,艰涩难下,小腹刺痛,滞痛交作,岂非由实致虚?因此,宜灵活辨析,方能提高辨证水平。
三、痛经之治,注重分期辨证用药。经前期以补肾助阳,疏肝清热,调和肝脾;行经期理气活血化瘀调经,止血止痛,重在祛瘀生新;经后期以滋养肝肾,不忘化滞,维持阳长。
黎师认为痛经病位在冲任、子宫,变化在气血,表现在经行腹痛。本病的治疗原则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还需区别急性期与平时缓解期的治法不同,以及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冲任气血变化的不同而调之,发作时缓急止痛治标,缓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