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度解读厚积薄发吴维斌
“三度”解读 厚积薄发
——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谈教材解读
[内容摘要]:千重要万重要,理解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就没法。教材解读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工作,面对数学教材中简单的数字、图形、符号、旁注、对话、结论等,如何看懂编者意图,读透教材内涵,选择教学内容,成了实现 “学本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从“广”度、“准”度、“深”度去解读教材,力求接教材之地气把其读厚,再从中获取正能量把其读薄,真正做到厚积薄发,活用教材。
[关键词]:三度 教材 解读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教师数学教学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现行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了时代气息,但其多由简单的数字、图形、符号、旁注、对话、结论等构成的编排,也让不少老师在解读时不得不自认“屌丝”。下面我以《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谈谈对教材的“三度”解读:
一、“广”度解读——读透教材
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整体,而学校的课堂教学则是由一节节课构成的,各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的互相融合成就了一种数学思想。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通过教材编排发现二上教材中“上面的图形都是角”说明研究角是什么样的。四上在认识了射线之后教学的,教材中“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说明研究什么是角。七上对角有两种定义:一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一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叫做角。所以本课只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认识角,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角不作严格定义。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新在哪?
然后让学生通过一些活动来进一步感知角,如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能转成大小不同的角),用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等。
接着通过例2教学画角。
编排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
3、读旁注和对话
教材中的旁注和对话大多旨在明示例题学习中“问题解决”的思路,为学生的学习探究与教师的教学作了明确的提示。读懂旁注和对话就抓住了教学的“根”与“本”,这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和保证。
例如:“这是活动角”意思说明活动角可以改变角的大小,也可以用活动角为标准,来比较角的大小。
“我折的和你们折的不一样”意思说明我们折的方法、大小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都是角呢?进一步巩固角的组成三要素。
“从一点起,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教学画角时,教师先说明画的方法,做出示范,再让学生画,教师进行指导。注意语言的规范、科学性,这能为后续学习角的定义设下铺垫。
4、读练习
从教材的编写中不难看出,一道例题就是一个知识点,一组例题就形成一条知识链。教材中安排的“做一做”是点对点的巩固练习,是单一的练习,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须通过综合练习来进行。因此,要注意教材中每道习题的功能和思维训练上的特点,习题与教材内容的相互搭配,从而合理并有效地使用教材中的每一道习题。
二、“准”度解读——活用教材
通过对文本的广度解读,我们清楚了教学内容在孩子整个数学学习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接下来就要发挥它在知识体系中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既有肯定的态度,又要有怀疑的精神的来读教材。综合对各个版本教材的优缺点,确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材的“广读”,本课的教学内容为生活中引出角、角的概念、动手操作角、画角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增加角的标记认识和角的大小比较。我认为北师大版本中角的标记并非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小小的“弧线”恰恰能让学生领会到角这一图形所指就是这两边张开的大小,而且也有利于今后教学角的度量。角的大小比较人教版中只是在练习中出现,苏教版和北师大版都在教学新知中进行。我认为角的大小比较要贯穿整节课,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更有利于建立角的概念。
教书不是只教教材,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可参照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与创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由此我认为:引入情境可以删改,“标记”可以补充,“角的大小比较”可以提前。只要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并与教材知识密切相关的,不是不可以提前,不是不可以增删,而是可根据学生实际改造重组,融合于教材,融合于课堂。
三、“深”度解读——挖透教材
把握教学的内容之后,接下来要深度解读教材,要选择教学内容。我想读懂读透教材也好,开发研究教材也好,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把教师和教材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认知。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出发,适合学生学习。
对于角的概念的建立,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