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doc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国古代史 ——主题三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 有的放矢 考点核心 年份 题型 分值 命题预测 拓展建议 1:简述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开发的史实。 2: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009 未考查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意义 联系民族关系,理解民族交往的历史主流和深远意义。 2010 2011 【知识网络看点】——夯实基础 扎实备考 考点1:人口南迁、民族交往和江南的开发 基础知识篇 1.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 (1)原因:①西晋末年,自然灾害不断;②争权夺利,皇族纷争;③北方的大量战乱。 (2)时间:东汉末年,南迁开始;南朝以来,南迁加速。 (3)方向: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远到达岭南一带。 (4)意义:促进各族人民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往来,北方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改变了南方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促进了南方的发展。 2.江南的开发 (1)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南方战争动乱相对较少;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 (2)表现 ①农业:开垦了大量湖田,兴修了水利工程,推广了小麦种植,岭南实行双季稻。 ②纺织业:三国时期,蜀锦最有名;东晋后期,以建康为中心的纺织业最发达。 ③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已经到达很高水平。 ④冶铸业:发明了灌钢法。 (3)意义: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认识启示篇 1.尽管国家分裂、动荡、混乱,但分裂并非历史的停滞,分裂动荡时期的经济在发展,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2.人口南迁推动了民族融合的局面,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人口南迁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4.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精英人才,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政府的科学规划。 细节提示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经验。 考点2:北魏孝文帝改革 基础知识篇 1.背景: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各民族共同生活,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民族汇聚成为时代的主流,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 2. 目的: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主要内容 (1)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令。 (2)实行汉化政策:下令鲜卑贵族一律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 学习汉语,提倡同汉族人通婚。 (3)迁都洛阳: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4.作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认识启示篇 1.关于民族关系的认识与启示 ①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奠定了基础。 ③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们要应该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推动民族关系的和谐。 2.关于改革措施的认识与启示 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则必须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社会发展。 ②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重视与时俱进,符合人民意愿,利于民族交往。 细节提示篇 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以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名师导练经典名题 【3年经典解析】——掌握绝技 无往不胜 【经典1】(2010·黑龙江)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了佛教发展“(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 D.宋朝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这位皇帝是A. 北魏孝文帝 B.辽太祖阿保机C.西夏元D.金太祖阿骨打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 ? 材料二 ──引自《资治通鉴》 ? 材料三 ──引自元末诗歌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晋南北 B.社会比较稳定 自然条件优越 B.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