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强化训练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强化训练
1 “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后官,遍历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相,不求温饱是真儒。”该题词称赞的是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张之洞 D 左宗棠
2 三元里人民发出《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告示》,“查尔英夷素习,豺狼成性,抢夺为强,即前明倭寇之党。我天朝曾经将尔诛灭,因大洋各属国,求我皇上准其通商,我皇上体天地好生之德,容尔狗邦通商交易。”对这一文件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辅助资料 ②反映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绪 ③带有天朝上国的封建思想 ④主要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 “守卫祖宗之法是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暞’。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文中“两者的冲突”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A 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B 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C 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 D 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
4 1867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将一幅华盛顿肖像赠送给徐继畲,在赠予仪式上说:“华盛顿与中国人民一样,坚信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呼吸自由的空气;与中国人民一样,坚持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盖为我国之民所敬仰而深慕者,独有兄台一人而已!”。材料表明
A 徐继畲崇洋媚外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赏识 B 美国政府鼓励徐继畲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C 美国政府为维护在华利益积极扶持代理人 D 中美早期的文化交流开始了彼此间的了解
5 太平天国颁行的《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上述材料表明
A 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 B 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 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D 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6 下面是李小明课堂笔记里关于某条约认识的整理:①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②“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清朝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④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上述材料表明该条约所反映的突出时代特征是
A 国内阶级矛盾服从中外民族矛盾 B 中外民族矛盾服从国内阶级矛盾
C 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D 中外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7 当甲午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A 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 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 列强将加紧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A 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 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 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 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9 康有为在受光绪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这不能反映出的是
A 民族危机严重 B 康有为力促变法 C 康有为急于求成 D 变法的首要目的在于富强
10 梁启超说到:“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用欧洲十四五世纪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是想说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