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代文学(讲义)

元代文学 概 述 戏曲 1、戏曲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认为戏剧起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远古时代的歌舞,如《尚书·舜典》、《吕氏春秋·古乐》、《论语·乡党》等的记载,即为节庆或祭祀时,用于娱神或娱人的歌舞,后来发展为傩戏。一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与歌舞的结合,由叙事体变化为代言体,即产生戏剧。 汉代,开始出现带故事性的表演,如角抵戏中的《东海黄公》。到南北朝和隋代,民间开始出现带故事性的歌舞,如“大面”、“拨头”、“踏摇娘”等,已经具备一定的戏剧因素。 唐代,歌舞故事结合滑稽、嘲讽的“参军戏”的出现,对戏剧的最终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宋代从汉魏“大曲”发展而来的“诸宫调”则更具备了戏剧的众多因素,并决定了中国戏剧集音乐、舞蹈、剧情为一体的综合形式,但仍是叙述形式的说唱样式。 宋金时期结合各种表演伎艺形成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则标志了中国戏剧雏形的形成。 2、杂剧和南戏 杂剧 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其体例是:一本四折,楔子,四角色(旦、末、净、泥),每折由主角一唱到底,不能更改宫调和韵脚。 杂剧兴盛的原因:一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二是统治者的喜爱,三是文人的参与,四是经济的繁荣。 杂剧的分期:以成宗元贞、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南戏 南戏,又称戏文或南曲戏文。源于地方小戏“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其体例是杂剧的发展:分出演出,以人物上下场分若干场次,第一出通常不是正剧,为“副末开场”或“家门大意”,宫调、套曲运用比较灵活,有七个角色(生、旦、净、丑、外、末、贴),凡出场者均可演唱。较早的南戏剧目是《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宦门弟子错立身》、《小孙屠》)。成就最高的是高明的《琵琶记》。 (二)、散曲和诗文 1、散曲 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源于戏曲的演唱部分,不具备表演的性质,小令近于词,套数使用戏曲结构方式。 随杂剧的南移,散曲也多变化,主要表现为文人化的特点突出。 主要作家,前期多剧作家,如关、王、白、马等,后期有剧作家作散曲,多为文人创作,如乔、张等。 2、诗文 前期主要是以宋入元及元前期的文人,如刘因。后期代表人物是元诗四大家,虞、杨、范、揭,以及萨、贯等诗人。总之,元代诗文成就不高,名家名作不多。 第一讲 关汉卿 一、生平与创作 其生平资料不祥,目前的材料多为推测,主要源于朱经的《青楼集序》、《祁州志》、臧懋循的《元曲选序》、贾仲名的《书录鬼簿后》、《析津志》、《辍耕录》等。 关汉卿戏剧和散曲均有创作,计有戏剧作品六十多,现存近二十种。流传下来的散曲作品不多。 二、关汉卿杂剧 (一)内容 1、描写社会现实生活 2、突出下层妇女的遭遇 3、描写历史英雄 (二)艺术成就 人物个性鲜明,富于生活化 善于利用戏剧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戏剧结构紧凑而富于变化 善于利用次要人物串连情节 语言本色自然,丰富多彩 第二讲 西厢记 一、王实甫及其创作 生平资料极少,在《录鬼簿》及其戏剧作品中可以窥见。现存的作品不多,只有五部。 二、关于西厢记故事的发展变化 1、《莺莺传》 2、[商调·蝶恋花] 3、《西厢记诸宫调》 4、其他戏曲样式 三、人物性格的演变 1、崔莺莺 2、张生 3、红娘 四、《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一)善于使用误会法结构和发展剧情 1、根据人物性格展开戏剧冲突 2、人物性格和情节展开高度结合 (二)善于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三)善于借用和融合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 (四)突破原有的戏剧结构模式 第三讲 前期其他作家作品 一、康进之 高文秀 1、康进之与《李逵负荆》 元代水浒戏代表作之一,一是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细化了李逵的性格特征;二是以幽默喜剧的形式结构剧本。 2、高文秀与《双献功》 元代水浒戏代表作之一,突出了李逵粗中有细的一面,达到喜剧的效果。 3、无名氏《陈州粜米》 元代包公戏和早期杂剧的代表作,突出包公性格的多面性,善于运用次要人物突出戏剧的喜剧性。 二、纪君祥 尚仲贤 1、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中国古典戏剧,也是具有西方悲剧色彩的戏剧。描写春秋晋灵公时期屠岸贾与赵盾的矛盾斗争,搜救赵朔与公主之子的经过。 2、尚仲贤与历史、神话剧 《单鞭夺槊》写尉迟恭榆科园救李世民的故事。《柳毅传书》改写自唐传奇《柳毅传》,与李好古的《张生煮海》同为出色的神话爱情剧。 三、杨显之 石君宝 1、杨显之与《潇湘雨》 描写书生崔通与张翠鸾的故事,科试成功停妻再娶,女子妥协,团圆结局。 2、石君宝与《秋胡戏妻》 故事源于刘向的《列女传》,描写罗梅英与秋胡的故事,对罗梅英忠贞不屈的描写尤为出色。 四、白朴 马致远 1、白朴与《墙头马上》 元代四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