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俗文化第四章
第四章 建筑与居住民俗
教学重点:居住民俗的概念,居住民俗的形成,居住民俗的类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居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居住民俗的形成、表现以及各地丰富多彩的居住民俗,学习居住的各种类型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专题一居住民俗概述
什么是居住民俗?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民族,每一地域或每一平民阶层的人们,都会在居住活动中形成属于本群体的独特模式,即他们的居住民俗。
人们用什么样的观念选择居住地点、用什么样的方式建造什么样的居住场所,以及怎样在居住场所内生活的传承习惯。居住习俗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
一、居住民俗的概念
居住民俗就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
二、居住民俗的形成
根据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可以将居住民俗分为三个时期。
(1)居住民俗的创始期——穴居、巢居
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利用天然生成的洞穴和树洞等自然空间,经过适当地加工而形成的穴居和巢居。
在穴处巢居时代,已经开始具有了原始的一些居住习俗。
首先,是实行原始的群居,大家共处一室,共同抵御外界的侵害。
其次是生死的分居。 例如: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遗址
(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风篱、帐篷
风篱也许是人类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
古老的帐篷比原始的风篱更进了一步,它与风篱一样具有建造容易的特点。
我国东北地区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希楞柱”(俗称“撮罗子”)。高约一丈,直径一丈二尺左右,用二十五至三十根落叶松杆搭起成伞形的窝棚,夏天以桦树皮做盖,冬季用麋鹿皮围起来。
风篱与原始帐篷是巢居与后来各种居所的一种过渡形式,因此它所体现的居住民俗也就存在着前后相连的过渡特征:
一是住所已趋稳定。★二是出现了火塘。火塘是家庭居住的象征。
(3)居住民俗的发展期——定居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出现,人们逐渐改变了漂泊迁徙的生活,这反映在居住方式上便是定居的产生。由于各地自然环境以及文明进化程度的不同,于是出现了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民间居住类型。
对应于五彩缤纷的居住建筑,这一时期,体现在居住方式上民俗的特点也就更加明显:
第一,这一时期的民居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北京四合院。
第二,居住类型的多样化,导致居住民俗的多样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地区中都有各种不同的居住习俗。
居住民俗的形成
分期 居住方式 特点 创始期 穴居、巢居 原始群居 、生死分居、 不稳定 过渡期 风篱、原始帐篷 住所稳定化趋势、
出现火塘 形成期 帐篷、窑洞、干栏式、庭院式
等等 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居住民俗的多样化 三、居住民俗的制约因子
(一)地域因素(自然环境)(二)民族因素(三)历史因素(四)社会因素
甲居藏寨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石木结构,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甲居藏房的现存形式,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使用原始的材料, 采用原始的技术,保持传统而古朴的风貌。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颂经姿态。造型独特、别致,极富层次感,且色彩明快、鲜艳,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等互为衬托,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
羌族碉楼:丹巴古碉均为石木结构建筑,现存的 古碉最早建于汉代,最迟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时代所建;古碉形式以四角碉最为普遍,多达13角,高达30米左右,最高的达到60米,分布密集、巍然屹立,自成奇景。其建筑艺术精湛绝妙,与藏寒寨、古树将相辉映,形成世界猢的奇观之一。
在距今2000年以前,在横断山脉中有古石碉的存在就显得弥足珍贵,可以说这种古石碉建筑是世界最杰出的建筑之一,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又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梭坡、中路、甲居等地,仍然有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美、规模最大的古碉群,共有562座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四、人、居、环境
居住民俗是有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社会关系和历史传统等方面错综复杂的因素结合而成的。
人是居住行为的主体,也是居住民俗的主体。
人和环境的关系,首先反应在选址规则上。例如我国传统的“风水”术,非常集中地反应了人和环境的关系。其次,人和环境的关系反映在民居的类型中,不同类型的民居基本上能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建筑物。
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有关人的行为、活动的居住民俗中。建房礼仪、入住礼仪和居住惯例中有许多内容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说明。
客家五凤楼是闽西土楼中较特殊的一类,最接近中原院落式民居形态,多处于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较多地反映了中原礼教文化的影响,是一种中原四合院式民居在福建特定环境下衍变的产物。在形象上,五凤楼端庄方正,高低错落,其正面形象的气势略像北京故宫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程序设计语言的形式语义习题答案解析.pdf
- 3.1.1+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课件2024-2025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2024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icu早期康复治疗课件.pptx
- GB50028和GB55009燃气应用部分详细解读PPT.pptx
- 中考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归类复习提纲(含5套卷).pdf
-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列竖式计算-可打印).pdf
- 2020年陕西科技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
-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pdf VIP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寒假作业计算题“天天练”习题卡,含30份题组,附参考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