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古代蒙养教育及其对当代启蒙教育的启示.doc

作业古代蒙养教育及其对当代启蒙教育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业古代蒙养教育及其对当代启蒙教育的启示

古代蒙养教育及其对当代启蒙教育的启示 【摘要】 古代蒙养养成教育中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对于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思想尤其值得当代启蒙教育借鉴。 【关键字】古代蒙养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 误区 启示 【作者简介】吴志钰 江西师大教育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综合) 学号:1104015028 我国古代向来重视蒙养教育, 所谓“蒙以养正”或“养正于蒙”,就是要求当儿童智慧蒙开之际施以正当教育, 为儿童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大体相当于今日初中以前的儿童所应该接受的教育。我国古代蒙养教育具有丰富的德育思想,其中重视对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思想尤其值得当代我国启蒙教育借鉴。 一、古代蒙养教育的传统 儒家经典《周易·蒙卦》有“蒙以养正,圣之功也”之说,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将8至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 蒙养教育旨在“养”。《新华字典》对“蒙”的解释是“愚昧, 没有知识”。如果“蒙”加以养, 即养蒙、蒙养, 使之变得聪明和文明,这便是蒙养教育或者称启蒙教育。其理论依据是“正本”和“慎始”, “正本”就是要确立的发展方向, 因为这关系到今后的发展, 所以一开始就要特别慎重, 即所谓“慎始”。诚如《易经》云: “ 正其本, 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就告诉我们, 人一出生就要接受教育, 还必须是正确的教育, 而且旨在“养”。 我国古代历来关心儿童的早期启蒙教育,具有这方面的传统。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其一是胎教“正本”。古人认为,胎教是“慎始”的教育,是“立教之本原”,故而十分重视。据刘向《烈女传》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周王室就十分重视胎教。此后,汉代贾谊《新书》、戴德《大戴礼记》、王充《论衡》等著作中的一些篇目,以及许多家训都发展了周初的胎教思想。其中不仅包含优生优育的观念,而且着眼点仍是注重伦理道德的熏陶。例如家训名篇《许云邨贻谋》,对胎教提出的“五宜”要求就是“宜听古诗,宜闻鼓琴,宜道嘉言善行,宜阅贤孝节义图画,宜劳逸以节,动止以礼,则生子形容端雅,气质中和。”朱熹也非常重视胎教, 要求孕妇应注意 “一寝一坐,一言一念,一视一听”,以使胎儿能够“气禀正而方理全”出生后,“母之教,所系尤切”。乳母必须有“宽裕、慈、惠、温、衣、恭、敬”等道德品质,才能对幼童“教之以事”,小便养成德行。 其二是注重儿童少年期的早期教育。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文人学者都强调教育贵早,“以豫为先”。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教育家或家长还制订了从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各阶段的道德教育规程,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司马光曾经针对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进行批判,认为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 王守仁深入研究了儿童心理, 总结出不少蒙养教育的方法, 并提出著名的《训蒙教约》。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人所具有的潜能,这种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进程中, 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日升则日成”以至于善, 因此, “习”在人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悟者天道, 习者人道。 儿童就像一张没有上色的白纸一样,在智慧开蒙之际,如果我们施加正面的影响进行养正教育,是最容易接受加以塑造成才的,效果是最好的。颜之推认为早期的教育效果最佳,其理由是:第一,儿童年幼时期,心里纯净,各种思想观念还没有形成,可塑性很大。这个时期儿童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抑或坏的教育与环境的影响,都会在儿童心灵上打上很深的烙印,长大后很难改变,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第二,幼年时期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也处于旺盛时期,能把学习的材料牢固的记住,以至年长时期都不会忘记,而年长以后思想不易集中,记忆力逐渐衰退。颜之推以自己的经验为例,他说:“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废矣。”朱熹也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必须抓紧,抓好。总之,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对儿童的教育应自婴幼儿能感知外界事物时便进行。 二、古代蒙养教育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国古代蒙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蒙养教育是基础教育,在这个阶段要严格

文档评论(0)

ggdxyz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