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亮主编在第三期《人民教育》读后论坛上的学术报告.doc

傅国亮主编在第三期《人民教育》读后论坛上的学术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傅国亮主编在第三期《人民教育》读后论坛上的学术报告

傅国亮主编在第三期《人民教育》读后 论坛上的学术报告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 上午好! 来参加承德县第三期《人民教育》读后论坛,很感动,很受鼓舞。刚才有一位老师在发言中也讲到,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肯定、被赞赏。我作为《人民教育》的总编辑,被承德县的校长和老师们赞赏,人嘛,我常说,不能脱俗的,我也有这种渴望。所以你们赞赏、肯定《人民教育》,我作为《人民教育》的总编辑,我就感到脸上有光,我就得到一种鼓舞,这是真心话,你们要说《人民教育》办得不好,我心里肯定很难受,是一个道理。《人民教育》这本杂志,我是做这个总编辑时间最长的,大概做了十一二年。华东师大有一个教授叫陈玉琨,他是国家教育部中学校长教育培训基地的主任。他这样评论《人民教育》,“以前,两种人不看人民教育,一个是教授,一个是教师。为什么呢,教授感觉《人民教育》没有什么理论深度,教师感觉你对教学没有什么指导。现在,这两种人都看《人民教育》。教授也看,他说现在的人民教育确实有相当的理论深度。”我到《人民教育》当总编辑时讲,《中小学管理》是北京教育学院办的,一期上大概就有七八篇是大学教授的文章,而且其中五篇是北师大教授写的文章。《人民教育》办公的地方就在北师大,为什么没有北师大教授的文章。什么叫大刊,大刊就要有大人物的文章。所以我们就开始注重发表对中小学教育确实有真知灼见的这些教授的文章。当然,我这个理论的定位,不是教育研究的定位,在某种意义上讲,他的学术化更高一些。我们的理论是什么,就是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理论。教师也愿意读我们的《人民教育》,为什么呢?从数量上讲,《人民教育》分4个板块,页码最多的是教学板块,这是我当总编辑以后的一个改动。以前的一些老编辑跟我讲,排版的时候,经常有时候页码涨出来。比如说48页,结果排出来以后50多页。这时就要撤掉一些文章。他说以前的总编辑要撤文章的时候首先是撤掉教学的文章,我当总编辑的时候都不撤教学的文章,保就保教学的文章。理论版块和管理板块都是15页,文化板块大概是12页,而教学板块是18页。为什么呢,《人民教育》要转变这个“机关刊”的形象,在机制上就是要有保障。我的保障是什么,教学这个板块的页码是最多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从内容上。从内容上说,我发表的教学板块的内容,代表了当今中国新课程改革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最先进的理念和最典型的课例。我这个教学板块,当然,我没有很好的研究地方教育的杂志,但是有时也翻一下。地方教学杂志有时更细一些,深入到具体的学科教学甚至字词。我的教学的东西,既有这种课例,又通过这种课例,阐述一个新课程的新理念。这是它不同的地方。因为《人民教育》有它独特的优势,可以请到很多一流的课程专家,来阐述这些东西。今天原本是想讲一下特色学校,因为你们论坛讲的就是这个。我也确实在全国各地讲特色学校讲了很多次。也有准备这方面的稿子。但听了你们的发言后,我是想不完全按照原来的设计,我就讲一些我觉得需要讲的东西。今天你们的校长都在这,你们这么重视我们的《人民教育》,我想我只讲一个特色学校对不住大家。 你们的题目里有一个讲法“把握教育真谛”,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教育”。我在很多地方都讲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什么是教研、什么是教育工作主题。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问题,但是你能不能说到你们讲的它的“真谛”?什么是教育?它的真谛是什么?我读过《教育学》,那个定义就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定义,根本没有讲到它的真谛是什么。它上面也有什么是教育,还有什么是教学。我要是没记错的话,特别是什么是教学,我印象中就是“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等于没说。我为什么要提起它呢,黑格尔讲过的一句话“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概念,我们常常对它一无所知”。什么是教育,我也问过朱永兴。他说他有一个网站,也曾征集过“什么是教育”。据说教师们提供了近百种说法,这也可以理解。对一个事物的定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它。所以他有很多中定义也不是不可以,但就你们讲的“把握教育真谛”,哪个定义才是最本质的东西;我认同一个定义,我在学习中认同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思﹒贝尔斯。他说,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我认同这个定义,我认为这个定义抓住了教育的真谛。就是说,教育不是一个学科知识的问题,它首先是要关怀、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这是教育的真谛。刚才有一些老师在发言中实际上也讲了这个思想。我们的教育,要是没有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你让他获得了再多的学科知识,我认为这就不是教育。为什么呢,你只是把他当做了工具,你把学生这样一个人当了一个工具。你关注他的知识,甚至你关注他的能力,你还没有把他当做人,你只把他当做一个工具来培养。只有关注了他的精神成长,你才能把他当成一个人,这才是教育。一个地方要办好教育,我以前讲过一句话,一个教育局长、一个校长要有教育理想,如果没有教育理想,你就是没有魂呀!说

文档评论(0)

ggdxyz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