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与沉降观测比较有以下规律: 中等地基 S计≈S实 较弱地基 S计<S实 坚硬地基 S计>S实 原因:假定与实际不完全符合;试样代表性存在问题; 未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2.6.2《规范》推荐法 《规范》法是从分层总和法公式导出的一种简化形式。 1、实质 引入沉降系数ψs,使S计≈S实 从式(3-15′)有: 式中: 代表第i层土的附加应力面积,如图cdef所示: 2、计算原理 第i层 zi a b c d e f ?z曲线 p0 hi zi-1 由图: 式中:Acdef — 表示cdef附加应力面积; Aabef — 表示abef附加应力面积; Aabcd — 表示abcd附加应力面积; 令 即: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指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层土底面范围全部土层的附加应力系数平均值,而非地基中第i层土本身的附加应力系数。 则: 3、《规范》公式: (3-41) 式中: s — 地基最终沉降量(mm); ?s —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也可按表3-11取用; n —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p0 — 对应于荷载标准值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kPa); Esi — 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按实际应力范围取值(m); zi,zi-1 — 基础底面至第i层和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m); ?i, ? i-1 — 基础底面至第i层和第i-1层土底面的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 - 查表3-12。(注:条形基础可按l/b10查) 1) 无相邻荷载影响,b=1~30m时: zn= b (2.5-0.4lnb) (3-43) 4、 沉降计算深度zn 要求满足: (3-44) 2) 存在相邻荷载影响 式中: ?si? — 在计算深度zn范围内,第i层土的计算沉降值; ?sn? — 在计算深度zn处向上取厚度为?z (图3-38)土层的计算沉降值; ?z —按表3-14确定,如b为4m,?z 取0.6m。 天然地面 基底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曲线 p0 b Zn Zi Zi-1 ?Z i?1层 i层 5-7。 3-11 2.6.3 相邻荷载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意义: 影响因素: 计算: End 2-6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概念 地基土层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不断地产生压缩,直至压缩稳定后地基表面的沉降量,即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地基沉降的原因(内、外因) 计算目的 计算方法 分层总和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2.6.1 分层总和法 2)、基本假定 ? 土在侧限条件下变形; ? 采用基础中点下的附加应力进行计算; ? 沉降计算深度,至某一深度(受压层)即 可,s为zn深度内各土层变形量之和。 地基土为均匀、等向的半无限空间弹性体; 1)、计算原理 ? 分层 原则: hi?0.4b 天然土层面 地下水位处 ? 绘制剖面 ? 求各分层处的自重应力?czi, 并绘应力曲线; 3)、计算方法与步骤 ? 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 ? 计算 ? 求基底接触压力p及基底附加压力p0; ? 求各分层处的附加应力?zi, 并绘应力曲线; d zi zi?1 hi zn P0 e1i e2i e P1i P2i P ? ? ? 地基最终沉降量: s = s1+ s2+ s3+……+ sn (3-38) 式中: σzi — 作用在第i层土的平均附加应力(kPa); hi — 第i层土的厚度(m); n —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数。 Esi — 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ai — 第i层土的压缩系数(Mpa-1); e1i, e2i — 分别为第i层土在自重应力和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作用下的孔隙比; 例: 有一矩形基础,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计算结果如图例题附图一所示。地基土的压缩曲线如例图附图二所示,求第二层土的变形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7.1kPa 100kPa 24.7 34.2 52 35 0.9m 0.4m 0.5m 0.7m 47.5kPa 25.5kPa 1.00 0.90 0.80 0.75 0 50 100 200 150 p2 p1 e1 e2 p(kPa) (2) 计算第二层土的平均附加应力 解:(1) 计算第二层土的平均自重应力 (3) 求p1及p2 (4) 由p1, p2查压缩曲线得: e1=0.95 e2=0.88 (5) 求?si: S=153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