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的思考

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的比较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范多宝 730030 关键词:近代化 中国 日本 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 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从政治上讲,日本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而中国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从经济上讲,日本大力扶植私营企业,而中国长期压制私营企业;从文化上讲,日本勇于改造传统文化而中国则固守传统文明。其结果日本成为了亚洲强国而中国承受了空前的屈辱。对历史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造成中日两国的差距的原因,以史为鉴,更好地实现民族振兴。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免不了对有些问题进行一些肤浅的思考。在思考中发现,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走的是两条层次不同甚至在某些方面截然相反的道路。历史无情地将中国抛在了后面,承受了空前的灾难和屈辱。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许多学者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或者是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中,探求历史的玄机。但当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分析问题时,触及到一些更为深层的问题。 纵观世界各国在近代史上经济的发展,大多是以民间资本为主导,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息息相关。 在西欧,典型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私营的工场手工业中,生长在私有制的土壤中。虽然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也有一些国家兴办的手工工场,比如法国的国家工场比较发达,但是民间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思潮兴起,重商主义日益失去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并显示了它的勃勃生机。 英国在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法国在波旁王朝统治时期,都通过打击和削弱贵族势力,形成了强大的王权,国内市场日趋统一;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德意志和意大利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国家的统一,不仅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为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西方经济政治的发展,促生了西方近代文明。以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为旗帜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树立了人们的民主观念,为民主政治的建构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西方列强凭借其经济和军事优势,以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为武器,征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撞开了东方文明古国的大门。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中日两国在非常相似的条件下,开始融入世界,走上近代化道路。但是由于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程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在与西方文明相碰撞的时候,引起了不同的内部反应,导致了不同的结局。 一、中央权威的变化 中国的中央集权在宋元时期达到了完善、强化的程度,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国的统一局面,从元朝开始,一直维持了六百多年。相比较而言,日本在开始近代化时,虽然表面上德川幕府统一全国,但是大名和小名这些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比较大的权力,日本实际上处于半割据的状态。 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大门,腐朽的清政府无法应对国内危机和来自列强的挑战,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迫允许汉族地主兴办团练,中央权力开始下移。在洋务运动期间,借助于兴办近代军工和民用企业,进一步强化了汉族地方官僚的实力。自此,中国向着分裂的方向走了下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是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北洋军阀凭借其势力窃取了革命果实,掌握了政权。袁世凯曾经想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他甚至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企图通过采用君主制,重建权威,结果落了个不光彩的下场。袁世凯一死,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这种局面使中国的近代化举步维艰。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强化了天皇的权力。在明治维新期间,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国家统一。通过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使国家权力的强化有了保障。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不仅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提供了对外扩张、开拓国外市场的强有力后盾。 由此可见,中国在这方面走了一条与日本相反的路,走了一条弯路,因而失去了许多发展良机。我们可以想象,国家的统一对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啊! 过去评价中国和日本的改革,多半以是否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为主要分野。当然,日本的西化程度比中国要高,但是日本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结合了自己的国情,形成了近代天皇制。这种政治体制形式上采用了西方的议会制,但是天皇的权力却至高无上。中国清末预备立宪中,也打算实行类似于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在日本能行得通的事物,在中国却加速了清政府的覆亡。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改革步伐太慢,许多方面是亦步亦趋,结果导致良机已失,滞后的改革反而起了“东施效颦”的作用。 过去,我们把反对清政府、实现民主政治作为至高的标准,好像反对清政府的事就都是应该肯定的,只要追求民主的是都是应该肯定的。我想,还要加

文档评论(0)

tmd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