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拾唐句,晚拣宋词.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朝拾唐句,晚拣宋词

朝拾唐句,晚拣宋词 ——赏析《唐宋词选》有感汉语言文学1班 2014级 郭子婷摘要:词经过从唐代到宋代的发展,使得诗歌园地继唐诗之后,又一次地出现了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虽然在反映时代的广度和深度上,总的来说宋词比不上唐诗,然而词毕竟有它的重要地位。诗歌领域,从晚唐五代开始,形成了古、今体诗和词的平行发展(后来还有曲)。宋代古、今体诗,产生了很多重要作家,作品相当丰富,数量上超过唐诗,有许多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这都是应当肯定的。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缺乏创新精神,艺术风格也不够多样化。关键词:唐宋词;艺术表现;现实;一、前言:词的来源与发展脉络(一) 词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和它的特点1、唐宋词的来源与产生词在隋唐时代伴随着燕乐而兴起,《唐宋词选》中提到,燕乐为汉族传统音乐和西域音乐融合的产物,它在当时属于富有生命力的抒情音乐。虽然《唐宋词选》仅在燕乐作为音律方面启发唐宋词基础这个问题上做出简略的阐述,并没有较为详细地把燕乐的具体特征、促使唐宋词配乐产生的过程和与唐宋词的因缘一一道清楚,但从这简短的一句话中能大致了解燕乐在唐宋词产生中的活跃作用。而《唐宋词通论》中则详细阐述了燕乐与唐词产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了,[1]但隋唐燕乐,不复限于朝廷,它已扩大应用到一般公私宴集和娱乐场所,成了雅乐之外的俗乐的总称了。除此之外,《唐宋词精选》不但对燕乐与词的关系作了一定的论述还阐述了词与音乐的关系,说明了词配乐演唱的起源与后期词乐分离的缘由。词本是随同唐代燕乐繁盛而兴起的一种音乐文艺,具有入乐歌词与新型抒情诗体的两种性质。宋初市井新声竞作,今、近、引、慢众体皆备,为词的创作保证了足供选择的乐曲来源。……词与音乐的关系既有相生相成的一面,又有相妨相克的一面。在词体定型之后,词就作为独立的、拥有千百个体调的新体诗,逐渐与音乐分袂。唐宋燕乐早已消亡了,但词的艺术魅力始终完好无损。从中便可知词初期与市井联系密切的渊源了,燕乐被广泛应用到娱乐场所,词又从中而起,自是词与市井的燕乐相生而起,从而孕育了词这一种雅俗共赏诗体的诞生。燕乐却不是孤立静止的一个个体,它在唐宋间都有较大的发展,由“胡部新声”在内地广泛传播,把唐代音乐推进到一个高潮进而促成唐代十部乐的产生,名曰“唐乐”,实质为燕乐,表明了它是唐代各民族的共同创造,是具有统一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而推出的一种新乐。正是这种包容与创新的特质在唐宋之际碰撞出火花孕育了词这一种新兴诗体的诞生,燕乐作为词产生的配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燕乐乐器中的琵琶极受重视,[2]由于琵琶有二十八调,音域宽广,有丰富的表现力,为乐曲的创制与演奏开拓了广阔的领域,产生了数以百计的琵琶曲。……这些琵琶乐曲,不仅使听众醉心和倾倒,还吸引了诗人们纷纷为之作词应歌,词就是在这样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乐曲声中,应运而出世的。不可否认,琵琶在燕乐乐器之中脱颖而出,以其撩动人心,醉人心扉,不觉让词人饮酒欢歌,或是把酒言愁,进而由诗过渡到词,由“尽日听弹无限曲”、“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低鬟缓视把明月,纤指琵琶生胡风”到苏轼等词人的“琵琶词”,进而开创了词的新时代。词由燕乐而来,词却不是由文人而起。最早为新兴音乐谱写歌词的,主要是一些民间艺人。《唐宋词通论》中提到[3]本世纪初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抄本曲子词,绝大部分都是民间作品。由此可知,唐宋词来源于民间,由民俗而起,并非自产生之初便与文人之雅完全挂钩。词的起源与产生由此开始清晰,一句话说来,词是由民间艺人为燕乐配歌词而起的。2、唐宋词的地位如《唐宋词选》所言,词经过从唐代到宋代的发展,诗歌又一次开辟了新的天地,出现了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但宋词在反映时代的深度和广度上却稍逊唐诗一筹,这是值得思考的。虽然如此,唐宋词在中国古代整个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极其重要的。3、唐宋词的优与劣根据文本中可总结出唐宋词的优胜之处如以下几点。作品丰富。诗歌领域从五代开始,宋代古、今体诗,产生了许多很重要的作家,因此此期间的作品也就相当丰富。单从词派的时间分类而言便可以列举出早期的花间词派、婉约派与豪放派。而这些派别之下仍有大大小小的分支,且每条分支之下仍有许多写作风格有稍许不同的词人,由此可见,词人的群体之庞大也便影响了出产作品数量之庞大。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上文曾提到,文本对唐宋词在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义上认可度并不特别高,但仍是承认存在许多词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的。仅提出南唐后主李煜脍炙人口的《虞美人》作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仅简短几十字便把亡国的愁与恨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乱下君主被俘的悲戚现状。如文本所言,本词仍是以抒发个人的感情为主,虽然这种个

文档评论(0)

tmd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