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识字教学在农村课堂实施的现状研究.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识字教学在农村课堂实施的现状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识字教学在农村课堂实施的现状研究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改识字教学在农村课堂实施的现状浅谈 摘要:新课程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推广阶段,它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气象,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新课程在农村课堂突显的问题,那就是因为课程容量的庞大,识字量的激增导致了学生两极分化的提前发生,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文章力图从识字量的激增、农村孩子家庭教育的空白、部分教材内容与农村生活脱节及新课程所需的多媒体设备与农村经济现状的矛盾等原因的分析,对语文新课程在农村课堂实施的现状进行直观地阐述,提出新课程在农村课堂的不适应性,呼吁为了孩子及他们家庭的未来,能对新课程进行修改,使之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境界。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识字教学;两极分化 新课程已经进入了全面推广的阶段,在我市的实施也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新课程一经实施就显现了它强大的人文性的优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课程从一开始的轰轰烈烈到今天的回归本色的语文课堂,无不显现出课程人的辛勤付出。但作为一直在农村实践的一线教师,在接受并努力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对新课程在农村课堂上渐渐突显的问题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尤其是识字教学这块,限于教材的特点及难度和农村的实际情况,造成了孩子两极分化的提前发生,并且这种分化随着年级的升高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与素质教育的为了孩子的均衡发展的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以下笔者就小学语文新课程在农村课堂实施的现状及因识字量激增从而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的提前发生,提出新课程在农村的不适应性,并力求与诸位课程人探究问题的对策。同时呼吁,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新课程能真正为适应农村孩子而再次进行改革,促使新课程的改革真正达到理想的境界。 农村课堂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唯一性是造成城乡差别的发源地。 课程改革的自我更新功能,主要体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是一种社会实践,这个实践则是通过课程实施来体现的。而这种课程实施必定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课程实施不可能脱离当地的实情对课程进行变革。农村儿童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儿童有着明显的差距,城市儿童三年级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农村的儿童可能要推迟到四年级才能掌握。在农村,有些刚入学的孩子,他们甚至没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也听不懂普通话。与城市儿童的起点有着很大的差距。然而在我国的学校,无论是居于高度发达的城市,还是处于贫困偏僻的山村,却在使用同一套课程标准,这种不符合贫困地区的课程标准将带来何种结局,我们不难想象。 二、课程标准的弹性化设计再次把农村排除在外。 任长松教授提出了课程标准弹性化,并明确指出了弹性设计的两种模式:一种是在规定了国家基本要求之后,在各部分学习内容中都为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内容,即选学内容,或对某些必学内容提供拓展学习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可以努力争取达到;第二种弹性设计模式是在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几个不同水平的级别,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某一水平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级。从以上两种模式的具体内容看,两种模式似乎较关心水平较高的地区和学校,对发达地区的教育有较高的要求,而贫困落后地区的课程标准设计并未涉及。对于一套在全国推行的课程标准,忽视任何部分群体都是不可行的(特别是弱势群体),它带来的可能是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而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可能将进一步加剧。或许有人会认为课程改革中推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就是为了适应地区和学校的差异,何况此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即国家对国民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所提出的要求,这也是出于“差异”的考虑,由于对“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这一原则在教学中没有具体的要求,学校、教师等主体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创生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这样的设想固然完美,既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又照顾到了地方特色。但是,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教学设备落后,师资相对薄弱,信息相对闭塞,根本没有能力来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农村几乎是个摆设。 三、课程容量的庞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致使两极分化提前发生。 识字量偏大造成了学生消化不良,引发两极分化。 识字教学对于整个小学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教版低年级语文实验教材倡导的是“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通过两年的学习,就能认读1800个汉字,为及早阅读大量阅读做好准备。识字量比较大,识字速度比较快。第一册在学习拼音的同时每课需认识3—9个生字,进入识字课和阅读课后就更突出了,每课需识记9—14个。全册识记400个汉字,其中100个会写。这400个字,不仅要求在本课中

文档评论(0)

dfg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