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电极过程动力学及有关电化学测量方法.doc

第三章电极过程动力学及有关电化学测量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电极过程动力学及有关电化学测量方法

第三章 电极过程动力学及有关电化学测量方法 第一节 双电层及其结构一、双电层的类型及结构模型 电极和溶液接触后,在电极和溶液的相界面会自然形成双电层,这是电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电荷层。 双电层分类:(1)离子双电层,由电极表面剩电荷和溶液中与之反号的离子组成。一层在电极表面,一层在贴近电极的溶液中。(2)偶极双电层,由在电极表面定向排列的偶极分子组成。(3) 吸附双电层三类,由吸附于电极表面的离子电荷,以及由这层电荷所吸引的另一层离子电荷组成。 偶极双电层与吸附双电层均存在于一个相中。 双电层的厚度:小则几个nm,大则几百个nm。 双电层中的电容一般在0.2~0.4 F·m-2之间,电场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高达108 V·m-1以上。 双电层的结构模型: 平板电容器模型(或紧密双电层模型,Helmhotlz,19世纪末提出) 把双电层看作平板电容器,电极上的电荷位于电极表面,溶液中的电荷集中排列在贴近电极的一个平面上,构成紧密层。紧密双电层的电容为,式中d为双电层的厚度,e为介电常数。 分散双电层模型(Guoy和Chapman,20世纪初提出) 认为溶液中的离子电荷不是集中而是分散的,分散规律遵循Boltzmann分布。 Stern模型(Stern,1924年提出) 综合了上述两个模型中的合理部分,认为溶液中离子分为两层,一层排列在贴近电极的一个平面上,另一层向溶液本体方向扩散,即分为紧密层和分散层两层。因此,双电层的电位差为分散层电位差和紧密层电位差()之和。双电层电容由紧密层电容C紧和分散层电容C分串联而成。 图3.1是上述三种模型的图像,图中的垂直虚线为紧密层所在平面,阴影处代表电极,图中曲线为双电层的电位分布。 在Stern之后,很多研究者对紧密层的结构进行了探讨。他们考虑了双电层的介电常数和电场强度的联系。Bockris等人认为,当紧密层与电极表面之间电场强度较大时,紧密层中包含了一层水分子偶极层,这层水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定向吸附在电极表面上。双电层图像如图3.2(a)所示,第一层为水分子偶极层,第二层为水化离子层。除了静电力之外,在电极和溶液的界面上还存在非静电力,发生离子或分子在电极上的非静电吸附,这种吸附常称特性吸附,如图3.2(b)。 图3.2中IHP和OHP分别称为是内、外亥姆荷茨层。 二、双电层电容 电流通过电极与溶液界面时发生两类过程: ①充电过程,使电极表面电荷密度发生变化改变双电层结构。所消耗的电流称为充电电流或电容电流,Ic。 ②法拉第过程,发生电极反应。因物质反应量与电量的关系服从法拉第定律,故所消耗的电流称为法拉第电流,If,。一般来说,通过电极的电流为充电电流和法拉第电流之和。 理想极化电极:通电时不发生电极反应,全部电量用于改变双电层荷电状态的电极。在一定电位范围内可以找到基本符合理想极化电极条件的电极体系。例如纯汞与经过去除了氧以及其他氧化还原杂质的KCl溶液接触时,在+0.1伏至-1.6伏的电位范围内可以认为是理想极化电极。因此研究双电层时,常采用汞电极。 电极通电时,双电层被充电,其结果是双电层的电容以及电极/溶液界面张力将随电位而变化。微分电容随电位变化的曲线称为微分电容曲线。界面张力随电位变化的曲线称为电毛细曲线。 往电极通入dQ的电量,引起电位改变dE,此时双电层的微分电容Cd。便可表示为Cd=dq/dE 由Stem模型,推导出分散层的微分电容 三、电毛细曲线与零电荷电位 电毛细曲线可用毛细管静电计测定。无特性吸附情况.典型的电毛细曲线图3.4(σ)所示,物理意义可作如下解释:开始时溶液一侧由阴离子构成双电层,随着电位向负方移,电极表面的正电荷减少,引起界面张力增加。当表面电荷变为零,界面张力达到最大值,相应的电位称为零电荷电位,以Ez表示。当电位继续向负方移;电极表面荷负电,由阳离子代替阴离子组成双电层。随着电位不断负移,界面张力不断下降。因此,电毛细曲线呈抛物线状。 当溶液组成一定时,界面张力与电极电位有如下关系: 这就是李普曼(Lippman)公式。界面张力对电位微商得到了电荷密度,如图3.4(q)所示。 从图3.4可见,E正于Ez时σ负移而增加,q为正值;E等于Ez时,σ=σmax,q =0;E负于Ez时,σ随E负移而下降,q为负值。 因Cd=dq/dE,故由李普曼公式可把σ、q、Cd联系起来,即 在零电荷电位时,界面张力最大,微分电容最小。 特性吸附情况,电毛细曲线有三种类型,如图3.5所示。从图3.5可见,阴离子吸附对左分支影响很大,使Ez向负移;阳离子吸附则改变了曲线的右分支,使Ez向正移。中性有机分子则在Ez附近表面张力下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