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来看梁启超的治史态度探讨.docVIP

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来看梁启超的治史态度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来看梁启超的治史态度探讨

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来看梁启超的治史态度探讨   晚清民国时期,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民族危机空前加强,传统学术低迷徘徊。梁启超,作为晚清学术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深厚的国学根基,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尤其是他所首倡的。新史学。,开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之先河。而《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诸书,是史学理论作品中之经典,更是中国史学界之奠基石。   1921 年,梁启超于天津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之后将其讲稿整理修改,次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即《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 年底,梁启超在南京金陵大学第一中学的一次讲座上,对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进行。修补。,名为《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调查〈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及修正》。1926 年 10 月至 1927 年 5 月,梁启超在清华研究院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到《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前后差不多七年时间,梁启超对自己的学术观点反复思考,力求臻备。其善疑求真的治史态度更堪称古今中外治史典范,值得今人再次研精致思。   善疑,顾名思义,就是善于疑惑,巧于发问。朱熹曰:。学贵善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善疑是治学问的第一步,也是治史的初阶。梁启超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以一句:。中国历史可读耶?。为开篇,在书中他曾多次强调:。夫学问之道,必有怀疑后有新问题发生,有新问题发生然后有研究,有研究者然后有新发明,百学皆然。。而有疑就要解疑,解疑的关键则是。求真。。。求真。本义为探求事物的真实性,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里的。善疑求真。主要指:对古籍的质疑和对史料的求真;对史迹的质疑和对史迹的求真;对历代史家的质疑和对何为史家的求真;对传统史学的质疑和对新史学的求真。   一 对古籍的质疑,对史料的求真   从上古时期结绳记事,到后世史官著书立史,中国史学浩瀚几千年历史,中国古籍更是恒河沙数。梁启超自幼熟读经史,博览群书,对中国古籍知之甚详,而其本人更是不满足于知的境界,每遇疑惑,必探求其真。在他看来,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古籍或散失、或误、或伪,其史料的价值也令人生疑。而史料又是历史的组织细胞,当史料不具或不确时,则史便不复存在。因此,对史料求真,即对史料的真实性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史料的求真,就要鉴别史料,即正误辨伪。正误,就是更正误以为的史实。辨伪,则先辨伪书,次辨伪事。纵观《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凡对史实提出的质疑,梁启超必一一考证。如欲为玄奘做年谱,则必先搜集大量资料,其中在研究其玄奘之亲传弟子道宣的《续高僧传》和慧立之的《慈恩法师传》时,对玄奘何时首途留学产生质疑。这一小问题致使梁启超查阅各种资料,从《唐书太宗记》《新书》《旧书》等相关史书到《大亮传》《高昌传》《西突厥传》,再到《资治通鉴》《新书·薛延陀传》等来寻觅证据来对其求真。历时三日,方得定论。而翻看《中国历史研究法》,类似于这样对史料的质疑比比皆是,而梁启超每遇此质疑,都是这样博搜古籍,从中觅证,联络、排比相关史料,反复推敲揣测,观其原委,辨其真相,以致书中材料翔实,言必有据,疑必求真。   二 对史迹质疑,对史迹求真   从年湮世远的人类起源到今时今日的民国初年,历经沧海桑田,凡史迹者,或断或续。而古之旧史,鲜有总史迹之记载以至使人生疑。故梁启超认为,治史则应该不遗余力地着眼于各个事实之间的联系,探其因果,寻其数千年间之总史迹,此为论次,亦为对史迹求真,即于横向,探求史迹间之联系;于纵向,探求史迹间之因果。   1.于横向,寻联系,求其真   凡古今之史迹,观其表,虽并无明确之联系,但事实与事实之间,必有异同。于史来说,同中观异,异中观同,便可求得其联系,探求其事实之真。如春秋之战国,唐末之藩镇,虽时代相差千年,看似毫无关联,但观其四分五裂之状,干戈之乱却同为守一天子,此为同。而战国与唐末藩镇之比,却同中有异。战国时期,尚未形成大一统,各个国家为本国富强而战。而唐末,封建王朝大一统以达到其高峰,其各个藩镇,大都为唐之附属,为叛乱。故战国与唐末藩镇之比属同中观异。再如,元代之剧曲与清代之考证学,两者方向可谓迥异,然而对于政治问题,二者却同为冷淡,此属异中观同。故,于横向上,欲寻其联系,必应于同中观异,异中观同。   2.于纵向,觅因果,求其真   凡史迹之事实,于纵向上来看,事实与事实之间至少也应有部分遵循因果律,应说明事实之原因结果。而翻开古今历史之史卷,事实与事实之间或偶发、或孤立,对其史迹发生之来龙去脉令人生疑。故谈历史因果则应先划一整体研究范围,即。史迹集团。,如: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之始末可以划分为一集团。然搜集整个史迹集团之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