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 平面连杆机构- 1.曲柄摇杆机构 3.双摇杆机构 1.曲柄滑块机构 偏心轮机构 二.曲柄存在条件:(转动副为整转副) 1.曲柄存在条件: 2.急回运动: Quick Return Characteristics 2. 死点位置 dead points 从动件与连杆共线→卡死 夹具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设计 根据给定的要求选定机构的型式,确定各构件的尺寸,同时满足运动条件(如存在曲柄等),动力条件(如传动角等)和运动连续条件等。 一、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 问题一: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 例1 :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连杆上铰链B、C的位置(连杆的长度已知),在机构的运动过程中,连杆依次占据B1C1、B2C2、B3C3 三个位置(下角标1、2、3表示位置的序号)。求机构中其余三个构件的长度。 作图依据 固定铰链中心A、D分 别是连杆上活动铰链B、C的轨迹圆弧的圆心。 讨论: 1)若给定连杆的三个位置,有唯一解。 2.5.3 函数生成机构的设计 设计要求 通常为在主动连架杆的转角?和从动连架杆的转角? 中,选定有限个角位置?i与?i 的对应值,以满足传动函数? ??(?)。 设计特点 两连架杆的传动函数与杆长的绝对值无关,仅与其相对值有关。 设计时,通常预先确定机架的长度(即确定两个固定铰链的位置)。机构的待求参数为两连架杆的长度(即两连架杆上连接连杆铰链的四个坐标分量)。 设计关键 确定连杆BC上活动铰链点C的位置。 应用原理 机构转化原理 2.7 返回 图解法 实现连杆给定位置(刚体导引) 炉门的开闭机构 铸造造型机砂箱翻转机构 要求所设计的机构能引导刚体(连杆)顺序通过一系列给定的位置。 实现两连架杆给定的对应位置 要求所设计的机构的主、从动连架杆的位置(转角)满足预定的对应关系。 标线:构件上标志其位置的线段。 如:线段AF,DE。 B1 B2 E2 E1 F1 F2 C1 C2 实现给定的运动特性要求 问题二:实现给定的运动轨迹 要求在机构的运动过程中,连杆上某点的轨迹能符合预定的轨迹要求。 设计方法:图解法、解析法和实验法. 图解法 解析法 实验法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方法: 2.5.2 刚体导引机构的设计 要求:设计四杆机构,使得连杆通过 I、II、III三个位置 分 析 设计的关键 确定固定铰链中心A、D的位置。 设计方法 中垂线法(三点定圆的圆心) 作图步骤: ⑴选适当的长度比例尺?l,作出连杆的三个位置。 ⑵分别作连线B1B2、B2B3 的中垂线,其交点为固定铰链中心A ; 再分别作连线C1C2、C2C3 的中垂线,其交点为固定铰链中心D。 A D 则: AB1C1D为机构在第一位置时的机构运动简图。 ⑶从图中量出图长AB1、C1D 及AD , 各构件的长度为: lAB=?lAB1, lCD=?lC1D, lAD=?lAD A D 机构的运动情况 2)若只给定连杆的两个位置, 当再给一个附加条件时(如固定铰链的方位等),才能得到唯一解。 有无穷多个解; D 返回 B1 A D C1 机械的转化原理 B2 C2 D A A B3 C3 D A B1 ?1 A B3 C3 B2 C2 B1 C1 ?2 ?3 ?1 ?3 ?2 D A A C3 C1 B3 B1 D C2 A? B2? A C3 C1 B3 B1 D A? B2? C2 A C3 C1 B3 B1 D A? B2? A C3 C1 B3 B1 D B2? A? A C3 C1 B3? B1 D B2? A? A? A C3 C1 B3? B1 D B2? A? A? A C3 C1 B3? B1 B2 ? A? A? D A C3 C1 B3? B1 B2 ? A? A? D A C1 B3? B1 B2 ? A? A? D A C1 B3? B1 B2? A? A? D A、A?、A?三点在以D为圆心的圆弧上 B1、B2?、B3?三点在以C1为圆心的圆弧上 问题的实质 将连架杆CD转化为机架,连架杆AB则转化成为连杆,原设计问题转变为已知连杆位置的设计。 2.推论: 实例分析: AB=70, BC=90, CD=110, AD=40 (1)最短与最长杆之和小于其 它两杆之和 (2)最短的构件在连架杆或机架上 (满足条件1) (1)最短杆在机架上 (2)最短杆在机架邻边 (3)最短杆在机架对边 →双曲柄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双摇杆机构 ∵AD+CD=40+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传染病预防控制必修和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docx VIP
- 高血压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教学查房输尿管结石【共35张PPT】.pptx VIP
- 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时代大先生培训心得16篇.docx VIP
- 取芯筒技术规范.pdf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第四章 整式的加减 4.2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第2课时去括号).pptx
- 2024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第9课第2课时提高防护能力.pptx VIP
- 《外贸单证(双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pdf VIP
- 科技文本翻译.ppt
- 2023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作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