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典章制度.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典章制度

中國典章制度 皇帝 中央制度 地方制度 選士制度 皇帝 先秦時期沒有皇帝 三皇五帝時期稱為共主 夏朝稱為后;商,周稱為王 秦統一六國後(公元前220年),認為自己德過三皇,功高五帝,定君主尊號為皇帝 公元前206年,贏子嬰廢皇帝號,改稱秦王,然後投降給劉邦 在楚漢相爭(公元前206~202年)時期,沒有皇帝,國家最高領導人為西楚霸王,直至劉成項敗,劉邦即帝位,才恢復皇帝名號 漢武帝發展”皇權至上”觀念,建立年號 直至1911年,清帝退位,孫文建國民政府,皇帝名號才被撤消 中央制度 秦漢------------------------三公制 隋---------------------------五省六部制 唐---------------------------三省制 宋元------------------------二府三司制 明清(至雍正八年)-------內閣制度 清(雍正八年後)----------軍機處 地方制度 秦--------------------------------------郡縣制 漢--------------------------------------郡國制 魏晉南北朝--------------------------州郡縣三級制 隋(至大業三年)---------------------州縣二級制 隋(大業三年後)---------------------郡縣二級制 唐(至天寶元年,肅宗以後)--------州縣二級制 唐(天寶元年後至肅宗時期)------郡縣二級制 宋------------------------------------路州縣三級制 元--------------------------------------行中書省制 明--------------------------------------布政使司制 清--------------------------------------行省制 選士制度 漢------察舉制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元明清------科舉制 秦漢三公九卿制 丞相 源於西周的「宰」,主要是在諸侯朝聘時指導禮儀。 由於相的職掌重要,須預聞國政,漸由相禮之官變為掌理政務的官員。 戰國時,貴族沒落,國君更信任近臣,相的地位更高 ,成為一國的行政長官。 秦置丞相於武王二年(309BC),分左右二人(秦以左為上,漢以右為尊) 。 武王死後,秦相僅置一人,稱「相國」。 秦二世二年(208BC)右丞相李斯被殺後,趙高拜為中丞相(宦官稱中人),乃宦官為相的首次,其時,秦僅設一相。 秦至漢初,丞相為「金印紫綬」(綬是束著官印的絲帶),秩祿萬石,具選用百官、執行賞罰與政事的最高決策權。 丞相 學者嚴耕望認為:秦與漢初雖有三公之名,但三公非並列,以丞相權力最大,故秦及漢初的最高權力結構,應稱「丞相集權制」而非「三公制」。 除司直外,丞相以下尚有司直一人,長史二人、徵事(數目不定)、丞相史15至20人及少史18人。 又設15曹,分掌全國事務。 御史大夫 「御史」原為君主近臣,專司記事。 戰國始受君主信任,成為國君監察百官的耳目,漸變為糾彈官邪風憲之官;亦助君主掌理圖冊典籍。 御史大夫乃「御史」的領袖,「大夫」則有「副丞相」之意,銀印青綬,地位次於丞相。 秦統一前,已有御史大夫,後變成中央的高級官員。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下設有御史丞及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各一、侍御史15人。 皇室一切事務歸御史中丞管理,御史大夫則隸於宰相。 漢代御史大夫權力甚大,皇帝的詔書先經御史大夫再下傳丞相,丞相上奏君主也由其轉達,故對丞相有一定監察作用。 漢初御史,多以君主親信充任。如景帝時的晁錯、武帝時的張湯及趙禹等。 漢代太尉及丞相的官秩皆為萬石,但御史中丞僅為中二千石,官秩與職掌稍有差距。 太尉 源於戰國的「尉」,乃封建制崩潰後,繼貴族掌兵權之官;原為君主的侍衛,後變為國家的軍官,地位最高者稱「國尉」。 太尉之名,大抵始於秦王政統一後,主要職責是考核武官功過,執行賞罰。 秦朝太尉與丞相雖同是「金印紫綬」,秩祿萬石,但地位及權力均在丞相之下。 秦代太尉掌全國軍事,但漢太尉並無軍事全權太尉,只是考核武官的「殿最」(考課) ,而發兵權掌於君主及丞相。 武帝建元二年(139BC)廢太尉,元狩四年(119BC)改置大司馬。東漢時復置太尉,但職權已不同前。 漢代的武官,以「將軍」為主 。 武帝後,將軍多加「大」字,如霍光;或加「驃騎」封號,如霍去病。將軍是真正握有軍權者。 九卿 三公下設九卿,總理庶務,是中央的次級官員,雖名九卿,但「九」是虛數,二千石以上的官皆稱「卿」,故九卿實際不只九人。 秦漢的卿,大部分由君主的家臣演變而來 。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