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侨日报

引言 日佔的初期,社會秩序大亂 ,糧食供應短缺,不少市民被迫逃難至內地,造成很多人家散人亡,戰後電影事業也因而停頓下來。 過去許多書籍多集中在講述民生受苦的一面,學生對日治的理解也多集中於政治層面,民生困苦及人們被壓迫的情況上。 究竟在這艱辛的環境下,香港市民還有沒有娛樂?香港的電影事業在三零年開始起飛,它如何受到戰事的影響? 這專題研究希望讓你們認識另一層面的狀況 。 1942-25年間真的沒有電影上映過? 在圖表一中,我們可以發現淪陷期間,只有一部製作﹝事實上它也只是日人利用香港電影人製作的電影﹞,這正如之前所說1942-25年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黑暗期。 以下有些資料顯示了兩個不同的情況: 支持黑暗期的說法 《香港日報》1942年4月11日有如下的報導: 「戰後,電影事業停頓,除了老闆和有積蓄的大明星外,其餘都被捲進了貧困的漩渦,跟生活作肉搏戰。能夠登台演戲的當然比較好,不能登台的就以小生意為業。攝影師有做了雜架攤老闆,錄音師做收買舊料商人,編劇家改行投稿或者跟做小生意,工人則多轉行做苦力,或者其他粗重工夫,導演人有做經紀,有做劇團的舞台監督,也有做運輸商的助手,以謀生計。但是僅能維持個人,家屬還得另想辦法。」 反對黑暗期的說法 關禮雄《日佔時期的香港》 「……在報導部影畫檢閱所的指導下,各組合開了聯席會議,並決定影片上映系統和票價……時局雖然艱難,看電影以消遣苦悶的人也不少。電影院因為一般成本不高,也勉強可以維持營業。」 支持?反對? 以上兩個資料,《香港日報》為當時的一手資料,報導了即時的情況;《日佔時期的香港》則是學者研事的論著。兩個資料性質不同,所表達出來的問題也不同;另外, 《香港日報》所報導的是1942年初的情況,與《日佔時期的香港》從整體角度看當時的情況便又不同。 不過,在戰時的一份報章《華僑日報》上,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情況,原來在42至44年間都有一些電影廣告刊登。若從這份報章觀之,在圖表一上所反映的是否有矛盾? 《華僑日報》上所刊登的電影廣告: 電影需要觀眾,然而日治時期民生困苦,電影觀眾何來? 按資料顯示,三年零八個月是香港市民一個艱難的時期,從甚麼地方我們可以找到有關日治時期民生的狀況? 若果實際的情形那麼壞,市民根本沒有甚麼多餘的金錢看戲,何以報章上仍會有電影廣告?它吸引甚麼人去看? 《華僑日報》所反映的似乎與民生狀況不乎,然而若沒有觀眾,這些廣告又有何用?何以見得市民會有能力去看戲? 《華僑日報》所刊登的反映了甚麼意義? 圖表二:生活水平比較 以當時軍票作為價格單位 圖表二反映了甚麼訊息? 與解答市民為何會去戲院看戲有關嗎? 《華僑日報》所反映的意義: 請思考: 一、日政府讓報章上刊登這類電影廣告有甚麼目的? 二、所謂的電影廣告究竟指甚麼範圍? 三、實際上映的究竟是甚麼影片? 四、有甚麼戲院、架構、票價? 五、日政府對電影的態度?有甚麼目的? 港九戲院票價 日政府如何控制上映的電影?有甚麼規則? 《映畫演劇檢閱規則》、報道部的「映畫檢閱所」分別列明上映規則,及需要許可證才可上映或演出。 在日治時期所播放的粵語、國語舊片便以文藝愛情為主,不牽涉人民、國家及國恨情仇的電影。 例如: 除了以上的影片外,你還找到其他影片嗎?你覺得這類型電影對當時民生有甚麼影響? 除了本地的舊製作外,也有日本片,這是所謂的新片。大多數是一些愛情電影,並均來自「東映」、「松竹」的製作。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所謂的樣版戲,如李香蘭主演的《萬世流芳》,講林則徐焚銷鴉片的故事;《奴隸船》講述華人被賣豬仔的故事;《支那之夜》講中日青年的戀愛。 也有一些紀錄片,如: 1942年2月14日,日本人攝製的《香港戰事大寫真》; 1942年12月8日,香港公映了由「香港總督部報道部」贊助,「香港電影協會」攝製的紀錄片《新生的香港》。 樣版戲和紀錄片本身對日政府的政治宣傳起了甚麼作用? 電影人的態度? 面對當前局勢、生活困局,電影工作者如何自處? 日本人對待他們的態度是怎樣? 日治時期,香港只拍了一部《香港攻略戰》,事實上這部片也是由日本人所開拍的,當中大部份的工作人員均為日本人,演員方面只有紫羅蓮一位香港演員參與演出。 為甚麼日本人要開拍這部片呢? 你們的工作: 第一階段:﹝考試後到二月中旬﹞ 1. 請細心思考以上的各項問題; 2. 上網查看有關香港淪陷的民生、娛樂資料; 3. 到圖書館借閱有關香港淪陷的歷史書籍,增加對於日治時期的了解。 參考書目: ﹝一﹞香港歷史檔案館 ─ 日治時期香港的資料目錄: ? 1.Ward, Robert S., Hong Kong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Enemy’s Techniques of control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