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学到存在主义.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现象学到存在主义

* * * 现象学 Hegel(黑格尔) Husserl(胡塞尔) Heidegger(海德格尔) 现象学文论 现象学(Phenomenologie)一词,始见于18世纪德国哲学家朗贝尔特《新工具》(1764)。后经康德、费希特两度挪用,又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里得到阐发,遂成流行词汇。 “返回事物本身”:“事物”不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指呈现在人的意识中的东西,即“现象”,“返回事物本身”也即回到现象,回到意识领域。 “意向性客体”:人无法把握外部世界的事物,却可以把握直接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事物,即意向性客体。 还原与悬置 现象学还原:要求人们放弃成见,关注主观显现。 本质还原:本质关系到人的知觉、想象、回忆等,都与意向分析有关。经过意识综合显现在意识中的直观对象,即为本质。 胡塞尔认为,通过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就能直觉到纯意识的本质或原型,最终发现意识有一种基本结构——意向性,即意识总是指向某个对象,总是有关某对象的意识;因此,世界离不开意识。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英伽登 罗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波兰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早年受教育于里沃夫、哥廷根和弗赖堡等大学,曾师从现象学运动创始人胡塞尔。1918年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先后在里沃夫和克拉科夫大学教授哲学。 主要著作有:《文学的艺术作品》(1931)、《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1937)、《艺术作品的本体论》(1962)、《体验、艺术作品和价值》(1969)等。 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 一、文学本体论 文学作品是一种“纯意向性客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构成,它存在的根据是作家意识的创造活动,它存在的物理基础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文本或其他可能的物理手段”。 一个故事以这样的句子开头:“一位老人坐在桌前”,很明确,这里描写和再现的是“桌子”,而不是“椅子”或其他的什么东西;但是,这桌子是木质的还是钢质的,是四条腿还是三条腿等等,都没有说,因此它作为一个纯意向性客体是没有被确定下来的。 ——《文学的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层次 语音层:字音、韵律、语速、语调等; 语义层:词、句、段等各级语言单位的意义; 图式化观相层:作品是轮廓化呈现,还有未确定点需要读者充实; 再现的客体层:再现的客体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虚构的对象,这些虚构的对象组成一个想象的世界。 英伽登认为,作品是再现的客体而非客体本身,它提供的是一种“观念”,或者“形而上质”。 所谓形而上质是指崇高、恐惧、动人、丑恶、神圣、悲悯等性质,这些既非客体性质,也非心态特征。但“通常在复杂而又往往根本不同的情境或事件中显露出来,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该情境中的人与物之上,并以其光芒穿透万物而使之显现”。 这些只能在特定生活情境中体验和感悟的形而上质,揭示的是生命和存在的更深意义。再现的客体层最有意义的功能就是显现作品的形而上质。这些属性在得到具体化时就获得了审美价值。 (《文学的艺术作品》)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文学认识论 英伽登认为,读者的阅读过程,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图式结构加以具体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四个层次的认识过程。 首先是对语音层的认识。这个过程并非独立的,而是和第二层语义层的认识理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种理解同时发生。人们对字词的理解就形成了“纯意向性客体”,对句子的理解就形成“纯意向性事态”。 但理解认识并非到此为止,只有完成对第三、第四层次的理解,才能真正达到对作品的审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英伽登强调了读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