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
吴艳华教授的口述校史
学生记者 游丽梅 宋小梅 邱晶晶 黄紫茵
一、采访时间
2016年6月1日。
二、采访地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期刊楼2楼。
三、人物简介
吴艳华,女,1959年出生,1978年考入广州中医学院,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医研究院工作。1986年至今先后在《新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3个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主治医师)、副总编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主任,副主编,研究员。兼任九三学社广东省第五、第六届委员及第七届委员会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九三学社基层委员会主委,广东省第十一届妇女代表(2009年),2013当选为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此外,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报刊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等。多年来从事期刊编辑管理及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并通过坚持中医临床工作的实践,拓展和延伸了编辑视野。所在三个杂志在国内均有较大的影响力,为学校医疗、教学、科研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提供了良好展示平台,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多项优秀奖,如荣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奖”, “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提名奖(三等奖)”、“广东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第四、五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的“优秀期刊奖”等,所在杂志还被评为“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其中《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作为中药新药研发、中药临床药理学科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学科的影响指标、影响因子以及学科排序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位居前列,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成为中医药行业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重要影响力的期刊之一。除编辑工作外,还坚持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主编与参编论著17本(约700余万字),撰写科普文章30余篇,参与了广东省高等学校“九五”规划重点教材的编辑工作,并担任《流行病学》、《传染病学临床专论》的责任编辑(约120万字)。主持和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省中管局科研项目4项。2002年9~11月应香港管理专业协会之邀赴香港为《香港表列中医考试研习班》讲授中医理论课程。2004年与澳大利亚文化交流出版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健康与家庭》杂志任主编。荣获第二届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选责任编辑二等奖,多次年度考核均评为优秀,2013年荣获“新南方优秀党政管理工作者”称号。
四、采访记录
记:老师您好!您是1978年进入广州中医学院读书的,而1977年刚恢复高考,可以跟我们谈谈您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吗?您当时就读的专业是什么?
述:那是一个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年代。停止了十几年的高考恢复了!十几届的毕业生同时参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时考上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我是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的,当时才15岁。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还在林场下乡,终于盼到了参加高考。据说1977年高考录取率百分之四点多,1978年百分之六点多,我真的很幸运考上了大学!我当时最想学的一是语言类,二是医学。而我高中的班主任(英语老师)非常喜欢中医,建议我报考中医学院,他也算是我认识中医的启蒙老师了,后来果然被广州中医学院医疗专业录取了。其实那时我也不明白中医是什么?那个时代的青年,只要有知识可学,就是无比的幸福!
记:老师刚进入这所学校时有什么感受吗?当时的广州中医学院的样貌是怎样的呢?
述:到学校来是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刚入学那时,我们是在礼堂(现在三元里校区的旧礼堂)报到,有同学接待安排我们办手续。学校不算大,有卫生所、球场和游泳池、教室大楼(现在三元里校区的办公大楼)、解剖楼(已经拆建成现在的综合教学楼)、药圃等等,学校周边还都是菜地呢!刚到学校时我们入住的是平房大宿舍,记忆中还有男生安排到女生宿舍,女生安排到男生宿舍的笑话。开学几个月后才调整为8人一间的宿舍,就在现在旧礼堂对面的楼房,后面是药圃,一直到毕业我们都住在那里。
从知青到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很新奇,更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强。虽然当时的环境与现在无法相比,但是我们很满足,热爱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毕业后当上一名医生。我们78级同学中有一部分工作以后下海了,虽然转行,仍然对中医抱着无比的热忱。至今,我们还时常有聚会讨论有关中医学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记:和现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相比,当时的专业设置情况如何?
述:我们那时没有分专业, 77级还有药科班,78级只有一个医疗专业,一个年级240人左右,分两个大班,每大班有三个小班,共六个小班。除了一些实验课,其他大多都是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