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讲义(记忆与学习)研究报告.ppt

实验心理学讲义(记忆与学习)研究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之间的主要区别 (一)个体差异对内隐与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个体差异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十分明显,而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却相对不明显。 (二)学习和测验阶段感觉通道的改变对内隐和外显记忆影响不同 学习阶段用听觉方式呈现材料,测验阶段用视觉方式呈现材料,使以单词辨别为指标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降低,而对以再认为指标的外显记忆则没有影响。 (三)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加工特点不同 材料编码时更注重有意义的概念加工,则外显记忆的成绩将提高;材料编码时更注重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则内隐记忆的成绩将提高。 三、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是指对于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即对于某种意向的记忆。 回溯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指的是对于过去所发生事件的记忆。 主要研究成果(了解) (一)成功的前瞻记忆需要回溯记忆 Einstein和McDaniel(1990)指出成功的前瞻记忆的两点要求:记住发生了什么事(包括过去的行为和特定的目标事件);记住必须要在将来特定的时间执行某个行为或是对特定的目标事件做出反应。前者包含了回溯记忆成分,而后者不是。说明成功的前瞻记忆需要回溯记忆。 证据:艾尔德曼和伯吉斯的神经生理学实验 (二)单向实验性分离的假设 单向实验性分离假设是指,可以找到某种只影响前瞻记忆而不影响回溯记忆的变量,但却找不到另一种只影响回溯记忆而不影响前瞻记忆的变量。 沙利思和伯吉斯(1991)的实验表明,前瞻记忆的损伤不一定是由回溯记忆的损伤导致的。 (三)薄弱的多重系统(multiple memory system)假设 尽管单向实验性分离部分地支持了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可能属于多重系统的假设,但是由于实验性分离只在一个方向上得到了证实,因此,这种假设的基础很薄弱。如果可以找到另一种只影响回溯记忆,但不影响前瞻记忆的变量,那么这种多重系统假设才会更加确定。 支持:考科伯克(Cockburk,1995)的病例结果 四、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 错误记忆(false memory)是指错误地声明一个以前未呈现过的词或从未发生过的事曾经出现过。 真实记忆(veridical memory)则是指正确地报告出曾经呈现过的词或发生过的事。 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之间的比较 (一)实验程序的相似性 DRM实验程序与传统的真实记忆研究程序类似,均为先学习,后回忆和再认。只不过研究中借助了不同的因变量指标来揭示记忆的不同侧面。 (二)理论解释的共通性 一些错误记忆的理论模型,如内隐激活反应理论和模糊痕迹理论,同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真实记忆。 (三)神经生理过程的一致性 PET 、fMRI 和ERP的研究均未发现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的神经生理过程有明显不一致之处 (四)共同的影响因素 词表容量、呈现方式、间隔时间、测验效应、重复学习、年龄因素、健忘症患者、词表特性等。 五、元记忆与客体记忆 元记忆和客体记忆的划分,是按照记忆加工和控制的层面来进行的。 客体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 元记忆则反映人类记忆的独特特征,即对自己的记忆活动所进行的了解和控制,是个体所具有的与自己的记忆活动有关的信念及监控系统,是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 EOJ:指在识记前,对所要识记项目的难易程度作出的预见性判断。 JOL:指对当前已识记过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成绩的预见性判断。 FOK:指对当前回忆不出的项目,但又有“知晓感”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成绩的预测性判断。 (一)元记忆的理论假设(了解) Nelson和Narens(1990)指出,人类的认知过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水平,而应区分为两个水平:元水平(meta level)和客体水平(object level),这两个水平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 依据元水平与客体水平之间信息流方向的不同,记忆的信息加工存在两种关系和作用,即控制和监测。 (二)元记忆与客体记忆的关系 监测与控制的交互作用方式 第三节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 内隐记忆的根本特征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一、内隐记忆的提出 (一)启动效应的研究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