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课稿.doc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2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时 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必威体育精装版考纲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壳的物质循环。 名师解读 1.学会分析地球内外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2.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岩石的概念。3.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及转化过程。 考点一 地球的结构  [知 识 整 合] 1.地震波      分类 传播特点 所通过物质的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地震波 纵波(P) 固体、液体、气体 较快 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横波(S) 固体 较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地球的外部圈层 (1)A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2)B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3)C生物圈:广泛分布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中。 [深 度 思 考]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厚 度 特 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厚度为17千米 ①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地 幔 上地幔 2 800多千米①物质状态为固态;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下地幔 ①物质状态可能为固态;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较大 地 核 外核 3 400多千米 物质接近液体,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注: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题 组 递 进] (2015·浙江湖洲八校联考)图示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地壳的厚度分布特点是(  ) A.北部低,南部高 B.中间高,四周低 C.中部地区变化大 D.东部地区最薄 (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那么0千米应为(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解析 第1题,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可知,中部地区地壳厚度等值线密集,说明该地区地壳厚度的变化大。第2题,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称为莫霍面,地壳的厚度以莫霍面为起算面,则0千米莫霍面代表。 答案 (1)C (2)C [走 进 高 考] 1.(2011·大纲文综,1)读下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解析 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此处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 D 2.(2010·江苏地理,2)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 火山灰喷出地表在大气中冷凝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正确选项为A项。 答案 A考点二 地壳的物质组成  [知 识 整 合] 1.矿物 (1)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2)存在形式 2.岩石 (1)概念:岩石圈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2)分类: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 成 因 常见岩石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岩石 花岗岩(最常见)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玄武岩和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沉积、固结为岩石 砾岩、砂岩、 页岩、石灰岩 变质岩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片麻岩、大理岩、 石英岩、板岩 (4)沉积岩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深 度 思 考]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以下五图中A、B、C、D均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1)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如图2)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图3) (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