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PA系统-节律实验 如何申请实验? 停了药病人的血压怎么办? 要直立行走这么久,病人的其他治疗怎么办? 抽好的样本如何保存? 分析前 18.5-47%. 分析中 分析后 46-68.2% 15% 医生的申请 钠摄入量: 患者应普钠饮食三天后再进行检测,钠摄入量高会降低PRA和ALD的水平,而摄入量低则能使其提高 患者应测定取血前24小时尿钠含量,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 患者的准备: 药物的选择 ? 影响实验的药物 可选择的替代药物 影响ARR 药物 (至少停用药物4 周以上) 螺内酯、依普利酮、阿米洛利及氨苯喋啶; 排钾性利尿剂; 来源于甘草的产品( 如甘草类糖果,嚼用烟草) 。 如维拉帕米缓释剂、肼苯哒嗪( 合用维拉帕米缓释剂,避免反射性心动过速) 、哌唑嗪、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 可能影响检测的降压药物 (停用可能影响检测的降压药物至少1周以上) β 肾上腺素能阻断剂、中枢α2激动剂( 如可乐定和α 甲基多巴) 、非甾体类抗炎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肾素抑制剂、二氢吡啶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降低直接肾素浓度( DRC) (建议改用其他有效的避孕方法,停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 HRT) 状态。 建议改用其他有效的避孕方法,停口服避孕药。 影响ARR检测的药物 样本的采集和转运 采集的时间和体位, 样本量,避免溶血和脂血 样本应尽快离心(不要低温离心),并将血浆于-20 ℃冷冻保存,测定前迅速解冻至室温 长期低温保存的血浆标本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会升高,影响检测结果 如不能及时送检需冷藏 分析后的结果分析 血压140/110,肾脏B超未见异常。服用倍他乐克,科素亚3天,血压控制正常。 病 例 王XX,男,57岁,以“发现高血压八年,间断头晕、 下肢水肿半年”为主诉入院。 ACTH、皮质醇测定:提示无节律、皮质醇轻度升高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ACTH受抑制, 肾上腺皮质病变肾素(肾素活性)、AII、ALD测定: 提示RAAS系统正常 CT检查: 1.右侧肾上腺占位, 2.肝多发小囊肿 组织病理学检查:肾上腺皮质腺瘤 Reality Identity Creativity 质量源于良好的沟通 经典途径RAAS: 肾素-血管紧张素I - 血管紧张素II (AngII)- 醛固酮 非经典途径RAAS:组织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1、糜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II (AngII) * 血浆醛固酮水平:原醛病人的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但部分原醛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浆醛固酮浓度(PAC)有重叠。为了提高PAC和PRA测定的诊断符合率,目前大多数学者提出用PAC与PRA的比值(PAC/PRA)来鉴别原醛症或原发性高血压 EDTA血浆样本 包被单克隆抗体 标记单克隆抗体 操作简单易行 检测活性肾素 *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使用醛固酮与肾素活性的比值后,原醛症的检出率高出了很多。在这个工具中涉及到的肾素活性检测,那么肾素活性的检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肾素活性检测的过程是比较繁琐的,受检样本按比例加入pH调节剂后一分为二,一份放在37℃下温育,一份保持在4℃下冷藏,温育一段时间后,同时检测血管紧张素Ⅰ的含量,用37℃减去4℃的值除以温育的时间,算出肾素的活性。 肾素原和肾素的免疫结构非常相似,没有办法将两者区分,但是肾素原没有活性,而肾素有活性。那么我们只能利用肾素有活性这一特点,在体外模拟肾素发挥活性的过程,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生成的血管紧张素Ⅰ来计算肾素活性,从而完成肾素的测定。 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能够区分肾素原和肾素的抗体问世,肾素浓度的检测也随之成为了可能。 3.体位的重要性:卧位时PRA值约是立位状态时的50%左右,而坐位状态的PRA值约是立位的75%左右 2h到高峰。ALD浓度在20-30min后才有延迟的升高,但其最高峰的面积和增加至最高所需的时间与PRA相似 * 2013年世界卫生日:控制你的血压 1730万 2008年估计有1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 80% 超过80%的心血管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2330万 到2030年,几乎有2330万人将死于心血管病。 50年来明显上升趋势 2亿高血压患者 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在中国 高血压的并发症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卒中 慢性肾脏病 外周动脉疾病 高血压的现状 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 致死率高 知晓率低 治疗率低 控制率低 诊断性评估 确诊高血压 识别继发高血压的原因 确诊高血压估心血管危险,靶器官损害和临床伴随情况。 2014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