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5.核酸进化: 核酸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进化信息。 要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进化,需要直接分析遗传物质 (核酸),而不是由核酸编码的蛋白质。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⑴.DNA量的变化: 一般生物由简单到复杂 ? DNA含量由少到多。 分子遗传学表明: 复杂生物种类要求更多的基因来传递和表达较为复杂 的遗传信息。 例如λ噬菌体有9个基因、SV40病毒有6~10个基因, 而“人类基因组计划” 研究表明人(2n=46)染色体上约有 3~4万个基因。 有许多基因如血红蛋白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等只 存在于比较高等的生物。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许多生物体中存在着大量的DNA重复序列 ? DNA含量 不一定与生物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如: 肺鱼DNA含量几乎是哺乳动物的40倍; 玉米DNA含量是哺乳动物的2倍。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DNA序列多态性 分子标记:RFLP、AFLP、RAPD、SSR 染色体变异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⑵. DNA差异用于估算分子的进化速率: 用分子进化速率可以推断分子进化钟 (molecular evolutionary clock),简称分子钟。 分子进化速率的计算方法(以氨基酸为例): 其中k是每年每个位点上的氨基酸置换率,ln是自然 对数,d是氨基酸置换数(最小突变距离),n 是所比较 的氨基酸总数。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不同物种众多的氨基酸分子进化速率计算结果 表明,k值一般都在10-9。 ∴日本木村资生(Kimura M.)建议将10-9定为生物 分子进化钟的速率。如果已知进化速率(k),便可以 估算不同物种进化分歧的时间: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第四节 物种的形成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一、物种的概念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物种: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 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生物繁殖和进化中的基本环节。 ⑴.达尔文:认为物种就是比较显著的变种。 物种之间一般有明显的界限,但这个界限不是绝对的,所以物种和变种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后者逐渐演变而来的。 1、物种(Species)的概念: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不同植物物种 不同动物物种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①.可杂交性是区别物种的主要标准: ? 能够相互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种群或个体 ? 属于 同一物种; ? 不能相互杂交、或者能够杂交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 种群或个体 ? 属于不同的物种。 遗传学:遗传差异、染色体变异。 分子生物学:DNA序列的变异、物种指纹图谱。 ⑵.现代科学:认为物种是比较显著的变种。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②.应同时考虑形态结构上和生物地理上的差异: 目前分类学上仍以形态上的区别为分类的标准,但 应注意生物地理的分布区域。 ∵ 每一物种在空间上有着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超过 这一范围就不能存在,或是产生新的特性和特征而转变 为另一个物种。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2.引起物种间差异的原因: ? 不同的物种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 ? 一般涉及一系列差异基因; ? 涉及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上的差别。 ? 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杂交或其杂种不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 ? 产生不育性和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后代。 例如:两个果蝇物种(Drosophila pseudoobscura和D. miranda) 在一些染色体的结构上有许多部分是相似的,但有一些则产生 倒位或易位 ? 它们之间就出现不育性、彼此不能杂交 ?成为 两个不同的物种。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 在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由于遗传差异 逐渐增大?生殖隔离(reproductive isolation)。 生殖隔离机制是防止不同物种的个体相互杂交的环境、 行为、机械和生理的障碍。 生殖隔离 ? 达到阻止群体间基因交换之目的。 生殖隔离分为两大类: ①. 合子前生殖隔离:阻止不同群体成员间交配或产生合子; ②. 合子后生殖隔离:降低杂种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