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麦虫害防治研究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小麦害虫 概述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为害小麦的害虫(包括螨类)达237种,分属11目57科。其中取食茎叶种子的87种,刺吸、锉吸的82种,地下害虫55种。 主要有:麦蚜、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麦螨、粘虫、吸浆虫等。 局部地区为害较为严重的有:麦水蝇、麦叶蜂、麦杆蝇、棉铃虫等。 为害:(1)取食造成直接损失 (2)传播病害,如麦蚜、叶蝉、飞虱等。 在一般情况下,小麦因害虫的为害造成损失约10%左右,当一些害虫大发生时,减产达30%—50%,甚至颗粒无收。 麦蚜类 种类:常见有4种: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 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 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 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er)。 它们均属同翅目蚜科。麦蚜是小麦主要害虫,年年均发生,对小麦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 寄主:小麦,也为害水稻、高梁,粟等禾本科作物以及禾本科、莎草科等杂草。 症状:苗期为害时,被害处呈浅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甚至整株枯死。 穗期为害,造成灌浆不足,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品质变坏(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均下降)。 麦蚜还是传播植物病毒病的重要昆虫媒介,以传播小麦黄矮病危害最大。 生物学特性 麦蚜的生活周期,可分为不全周期和全生活周期。 温暖地区4种蚜虫皆表现为不全周期型, 北方寒冷地区则表现为全生活周期型。 每年发生代数,依地而异,发生10余代至30代不等。 全周期型生活年史,有一个雌雄两性交尾产卵越冬阶段;不全周期型,全年营孤雌卵胎生,缺两性生殖阶段,不产越冬卵。 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终年在禾本科植物上繁殖生活。 越冬:以成蚜、若蚜或卵在麦苗或禾本科杂草基部土缝内越冬。 小麦成熟后,飞离麦田,迁至其它禾本科植物或在自生麦苗上继续为害,并在其上越夏。 禾缢管蚜和麦无网长管蚜为异寄主全周期型。春、夏两季均在禾本科植物上生活和繁殖,秋末在蔷薇科植物上为害。 越冬:北方在蔷薇科植物上以卵越冬。在温暖南方,可以胎生雌蚜的成、若蚜越冬。 。 麦二叉蚜 耐低温干旱、怕光照、多分布在植株下部和叶片背面。喜幼嫩组织或生长衰弱、叶色发黄的叶子,不喜氮素肥料。成、若蚜受振动时具假死现象而坠落。该虫传毒能力最强,带毒蚜虫在健康麦株上吸食20~30分钟,就能使健康株感染黄矮病。为害盛期是小麦的拔节至孕穗期,抽穗后虫口趋向消退 麦长管蚜 喜温暖、潮湿、光照,耐氮素肥料,特嗜穗部。在拔节、孕穗期多在上部叶正面,尤其抽穗后绝大多数群集穗部为害。为害盛期在抽穗期至乳熟期,故又称“小麦穗蚜”。成、若蚜易受振动而坠落逃散。 禾缢管蚜 喜湿畏光,嗜食茎杆和叶鞘,密度大时,亦上穗严重为害。它喜氮素肥料和植株密集的高肥田,耐高温高湿。成、若蚜较不易受惊动。它传播黄矮病的能力最弱。 麦无网长管蚜 介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之间,以为害叶片为主,常分布在植株中下部,最不耐高温。在小麦生育后期,特别是密植丰产田的蚜量明显增多。 发生和消长规律:与小麦等寄主生育期关系密切。 秋季小麦出苗后,各种麦蚜皆从田外迁入麦田定居,繁殖,一般到分蘖期可出现蚜量小高峰。然后随着气温下降,种群密度渐减。来年,随气温升高及寄主营养条件的不断改善,麦蚜种群密度逐渐增加。小麦穗蚜在抽穗扬花后,田间蚜量激增,灌浆至乳熟期达到危害高峰期。乳熟后随着寄主营养条件逐渐恶化,麦蚜密度随之下降,群体中有翅蚜比例上升,于小麦收获前迁至其它寄主越夏。 各虫态历期 麦二叉蚜的发育起点为1.6℃左右,在25℃下只需6.1天即完成1代发育。 麦长管蚜发育起点是4.6℃,在25℃下只需5~7天即可完成1代。 禾缢管蚜发育起点温度要比前两种蚜虫略高一点,但在25℃下,完成1代所需时间与麦长管蚜相同。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气候:麦二叉蚜最耐低温、喜干旱。麦二叉蚜在5℃左右时开始活动,繁殖适温为8.2~20℃,最适温度是13~18℃。适宜的相对湿度是35%~67%,大多发生在年降雨量500mm以下的地区。 麦长管蚜在8℃以下活动甚少,适宜温度为16~25℃,最适温度是16.5~20℃,28℃以上时生育停滞。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是40%~80%,最适为61%~72%,大多在雨量充足的地方和水浇地发生。 禾缢管蚜最耐高温高湿,一般在5日均温8℃时开始活动,18~24℃为最有利条件,30℃时还能很快繁殖为害。最适宜相对湿度范围是68%~80%。 麦无网长管蚜要求温、湿度介于麦二叉蚜与麦长管蚜之间,旬平均温度4℃时即可正常繁殖,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