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治理进展13级植物保护三班李岩1307101074研究报告.ppt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治理进展13级植物保护三班李岩1307101074研究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进展 ——13级保三李岩 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危害小麦的吸浆虫共10多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最大的主要有黄吸浆虫(Comtarinia tritci Kiby)和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6hin)两种,目前麦红吸浆虫在我国发生比较普遍,研究较多。 小麦红吸浆虫主要发生于平原地区的渡河两岸,而小麦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 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 麦红吸浆虫雌成虫体长2~2.5mm,翅展5mm左右,体桔红色,前翅透明,有4条发达翅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触角细长,14节,雄虫每节中部收缩使各节呈葫芦结状,膨大部分各生一圈长环状毛。雌虫触角呈念珠状,上生一圈短环状毛。 麦黄吸浆虫,雌体长2mm左右,体鲜黄色。卵长0.29mm,香蕉形。幼虫体长2~2.5mm,黄绿色或姜黄色,体表光滑,前胸腹面有剑骨片,剑骨片前端呈弧形浅裂,腹末端生突起2个。蛹鲜黄色,头端有1对较长毛。 小麦吸浆虫的危害 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花器、籽实和或麦粒,是一种毁灭性害虫。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 早在1314年鲁明善著《农桑摄要》中有记载,本世纪50年代曾一度发生严重,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及27°以北,由东经100°至东海沿岸范围,80年代同50年代相比,华北平原发生了区域向北扩展了,河北、山西等地分布北线北移了3个纬度,如河北省50年代仅发生在邯郸的磁县,现已经扩展到全省12个地方68个县,北限已移到廊坊、唐山一带。 近几年,小麦吸浆虫有进一步扩大蔓延的趋势,形成新的发生区。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发展 纵观吸浆虫在我国的分布,具有如下特点:麦红吸浆虫主要发生区在的河流两岸,如陕西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河南的伊河、洛河及黄河两岸,江淮地区,汉水上游的南阳盆地和长江两岸等; 麦黄吸浆虫发生地区在高原地区的高山地带,在四川、贵州、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山地的河谷地带是麦红、麦黄吸浆虫混合发生区。 小麦吸浆虫的危害 小麦吸浆虫是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溉的汁液,造成麦粒瘪瘠、空壳或者霉烂而减产,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一般减产10%~20%,重者减产30%~50%,严重乃至颗粒无收。 80年代以来,小麦吸浆虫的数量在我国大面积回升,扩大蔓延,至1985年爆发成灾,仅在陕西、安徽、河南、甘肃、宁夏、青海、河北、山西等八省发生面积达120余万公顷,损失粮食1~2成,1986年扩展到245万公顷,到1988年全国发生面积达到300余万公顷,再度对小麦构成严重威胁。 小麦吸浆虫种群消长规律 小麦吸浆虫一般一年一代,具有隔年羽化或多年休眠的特性,它能在土中生活5~6年,甚至长达12年之久,因地区和气候不同,小麦吸浆虫发生历期在地区间存在差异。 同一地区,因年度间土壤温、湿度变化差异,发生历期也不一致。 小麦拔节期——越冬吸浆虫破茧上升 小麦孕穗期——幼虫开始化蛹 小麦抽穗期——蛹羽化成成虫 小麦扬花期——卵孵化为幼虫 小麦灌浆期——幼虫开始为害 小麦黄熟期——幼虫老熟,脱壳入土越夏 影响虫群消长的因素 总的来说,虫口基数,气候条件,小麦品种与生育期,农业生态环境等因素与小麦吸浆虫发生数量、危害轻重有密切关系。 1、小麦品种 凡小麦穗型紧凑、麦芒直长、颖壳紧扣、籽粒灌浆期短、种皮厚的品种,抗虫性能好、受害轻。 2、虫口基数 由于其隔年羽化和多年休眠的特点,所以一直会保留一定的虫口基数,遇到适宜的条件会造成年年积累,当虫口基数突破平衡点,又遇到适宜条件时,就会再发生。 气候对小麦吸浆虫的影响 1、温度 小麦吸浆虫不耐高温,随着温度升高,再有湿度的配合,即破茧上升;而低温可以导致化蛹进度缓慢,成虫发生期推迟。 2、湿度 小麦红吸浆虫成虫和卵需要较高的湿度,逢高温干燥的气候,对成虫的活动,卵的孵化及幼虫的入侵很不利,将有大量个体被淘汰掉。 3、降雨 降雨大小、次数和分布,对蛹分批出现和数量变动的关系以及与成虫羽化高峰相关密切。 栽培防御措施 小麦连作、小麦与玉米轮作的麦田受害重,水旱轮作的地区受害轻, 撒播田比条播田受害重 麦收后翻耕暴晒的比地面依然有覆盖物的发病轻 小麦吸浆虫的天敌 研究发现,天敌对吸浆虫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蝇,寄生蜂类。 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蜘蛛、蚂蚁、食蚜蝇、草蛉等。 寄生蜂是吸浆虫的主要天敌 小麦吸浆虫最佳防治时期 小麦吸浆虫的有效虫期应自小麦穗抽穗开始,破肚至花药伸出颖壳的这段时间,从顶部小穗露出叶鞘至开花需2~4天,一穗小麦开花需要3~5天,因而一穗小麦可能落卵的时间为5~9天,则这段时间即为小麦吸浆虫的最佳防治时间。 小麦吸浆虫的产卵实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