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和辽藁本的根茎。 功效: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主治:风寒表证、风寒头痛及风寒湿痹。用量:3~10g。热盛及阴血不足者忌用。 辽藁本 藁本 藁本 苍耳子 为菊科植物苍耳带总苞的果实。 功效:发散风寒,祛风湿,通鼻窍,止痛。主治: ①风寒表证。 ②鼻渊。 ③风湿痹证。用量: 煎服,3~10g。 本品宜炒后碾去刺用。 过量易致中毒。 特点: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浊涕、止痛,为治鼻渊要药,内服外用均可。尤宜于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 辛夷 木兰科乔木植物望春花 、玉兰的花蕾。 特点:长于宣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的要药。 功效:发散风寒,宣通鼻窍。主治: ①风寒感冒。 ②鼻渊。用量:煎服,3~10g。 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 宜用纱布包煎。 鼻病因于阴虚火旺者忌用。 紫苏 【来源】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叶。 【处方用名】苏叶、苏梗。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气味芳香,外能发汗解表,内能行气宽中,特点是发汗力缓。苏叶偏于发表散寒,用于风寒表证;苏梗偏于行气宽中、安胎止呕,用于脾胃气滞(以寒凝气滞为佳)和气滞胎动不安、妊娠呕吐。 【功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应用】 1. 外感风寒兼咳嗽胸闷者。如“杏苏散”、“香苏散”。 2. 脾胃气滞的胸闷、呕吐,常配生姜、藿香。 3. 妊娠呕吐偏于气滞者。 4. 鱼蟹中毒所致腹痛吐泻。可单用或配生姜、白芷合用。 【用量】3-10克。紫苏辛散轻扬,入汤剂不宜久煎。 【注意事项】气虚者不宜单用。 【来源】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的根。 白芷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肾经。 芳香上达,为治足阳明胃经的引经药,为治阳明头痛、鼻渊头痛要药。此外,白芷辛散香窜,消肿排脓,为外科常用药。 【功效】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应用】 1. 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如“九味羌活汤”。 2. 阳明头痛,齿痛,鼻渊。“川芎茶调散”。 3.风湿痹痛。 4.寒湿带下。 5.用于疮痈肿毒。 6.皮肤瘙痒。 【用量】5~15克。 【注意事项】阴虚血热者忌用。 【来源】 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辽细辛及华细辛的全草。 细辛 【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入肺、肾、心经。 为足少阴肾经引经药,辛散走窜力猛,止痛力强,通彻表里,既散表寒,又散里寒。芳香透达有通关开窍之功。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应用】 1. 风寒感冒、阳虚外感。如“九味羌活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2. 头痛、鼻渊、牙痛、痹痛。 ①外感头痛,“川芎茶调散”; ②风冷头痛,配川芎、麻黄、附子,“细辛汤”; ③鼻渊,配辛夷、白芷、苍耳子; ④风冷牙痛单用或白芷煎汤含漱; ⑤胃火牙痛,配石膏、升麻、黄连; ⑥虫蛀牙痛,配蜂房煎汤含漱; ⑦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如“独活寄生汤”。 3. 寒痰停饮,气逆喘咳。“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 4. 中恶、痰厥之神昏窍闭证。配皂荚研末和均,吹少许入鼻取嚏,如“通关散”。亦可单用为散吹鼻取嚏。 【用量】2~5克。入丸散,0.5~1.0g。 【注意事项】 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忌用。反藜芦。 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之根茎。 ①发汗解表,用于风寒表证。 ①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 ③温肺止咳,用于风寒咳嗽。 ④配大枣用以调和营卫、气血、脾胃。 ⑤用于解毒。 用量:5~15g(3~7片)。 生姜、生姜皮、生姜汁均来源于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生姜功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生姜皮功偏和脾行水消肿;生姜汁功同生姜,然偏于化痰止呕,便于临床应急服用。 【使用注意】 热盛及阴虚者忌用。 生姜 辛凉解表药性味多属辛凉,发汗解表作用比较和缓,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亦称发散风热药。 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 此外,部分药物分别还能明目、利咽、透疹、宣肺止咳等,也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及风热咳嗽等证。 【来源】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 【性味归经】辛、凉。入肺、肝经。 辛凉升散,善解风热,质轻上浮,偏利头目、咽喉,轻扬宣散而助疹透发,辛散行气而助肝疏泄。薄荷叶长于发汗,薄荷梗偏于理气。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有表热证者。多与其它辛凉解表药及清热解毒药合用。如银翘散。 2.用于风热上攻头目之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常配菊花、荆芥、桔梗。 3.用于疹发不畅、风疹、皮肤瘙痒等。常伍用蝉蜕、葛根、浮萍。 4.肝郁气滞。“逍遥散”。 此外,还能芳香辟秽,用于暑月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高考地理4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水圈与水循环研究报告.ppt
- 小狗包弟精美.研究报告.ppt
- 小麦虫害防治研究报告.ppt
- 小麦胚芽幻灯片研究报告.ppt
- 第18课__昌盛的文化课件.ppt
- 第十一届智能车比赛细则课稿.docx
-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治理进展13级植物保护三班李岩1307101074研究报告.ppt
- 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技术探讨研究报告.ppt
- 小麦杂草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报告.ppt
- 无创呼吸机1研究报告.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