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专题一复习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学习要求:知道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为例,了解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 1、背景 ①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经济崩溃。而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③阶级关系上:“士”因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礼贤下士而思想活跃和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2、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儒家 孔子 ①核心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②政治思想:主张“德治” (含民本思想) ③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④教育思想: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六艺教学,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各种教育理论(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⑤整理文化典籍:《六经》(《五经》) 孟子 ① “仁政” ②“民贵君轻” 荀子 ①天人关系:“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重要思想(唯物主义);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 老子 哲学思想:①提出“道”的哲学概念,“道”是世界的根本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法家 韩非 ①法、术、势结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崇尚节俭(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儒家思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古代中国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侧;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学习要求:知道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1)背景: ①现实需要:汉武帝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治:王国问题。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南方西南地区。经济: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 ②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学之士数百人,担任官职。 ③个人发挥: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与阴阳家的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①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③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缓和阶级矛盾 ④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维护统治秩序 (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2、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3、影响: ①消极影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②积极作用:提升了儒学的地位,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深远,儒家思想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③深远影响:汉王朝由此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学习要求: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王守仁;以程朱理学和王守仁的主要观点为例,简要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三、宋明理学 1、理学的创立: (1)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2)基本思想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 (3)“二程”思想: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从而使理学获得了理论的典型形态。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