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格局.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地理格局

1石炭纪华北板块的古地理和古构造(包括典型剖面、剖面分析和空间变化) 加里东运动使华北板块在早奥陶世以后隆升为陆,长期遭受剥蚀,夷平,至晚石世开始接受沉积,本溪组底部代表古岩溶面上风化壳再沉积的铁铝质岩,其典型代表为山西式铁矿和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G层铝土矿,往上为砂泥岩夹含蜒灰岩,及黑色页岩夹煤层,属滨海平原沉积。 往上太原组可划分为三个沉积旋回,每一个旋回的底部以中一粗粒砂岩开始,向上变细,由砂岩,粉砂岩,泥岩,黑色页岩夹煤层组成,代表三次海平面的波动(升降),总体而言第二旋回代表了最大海平面上升,而太原组顶面则代表了重要的海平面下降事件。 晚石炭世早期本溪组岩性,厚度变化有明显规律,辽宁太子河流域本溪一带,厚达160-300米,夹海相灰岩5-6层。煤层可采;至河北唐山厚约80米,夹海相灰岩三层,薄煤2层;至山东中、西部厚约40-65米,不含可采煤层;至山西太原厚度减至50米以下,仅夹海相灰岩一层,也不含可采煤层。太子河流域本溪组包含二个化石带,下部为Eostaffella带,上部Fusulina-Fusulinella带。至河北唐山及山西太原一带,仅见上部化石带,由此证明晚石炭世东北低向山西—河北一线升高,海侵自北向南。再往南至河北峰峰,河南焦作及豫,皖太部地区缺失本溪组沉积。而在苏北贾汪 一带,本溪组厚达100米,灰岩夹层总厚达50米,岩性和所含蜒类化石与华南相似,说明苏北一带海侵来自南方,可能与秦岭海槽东延部分的古海域有关。 晚石炭世晚期太原组华北南部海侵范围更为广泛,在皖北,豫南及鄂尔多斯一带均有明显超覆,但在北部本溪,北京,大同以及鄂尔多斯东胜等地却出现陆相含煤沉积。同时,灰岩夹层数量也发生变化,河北唐山仅有少数灰岩夹层,往南至晋东南泌水盆地和冀南磁县一带,太原组厚80-100米,灰岩夹层增至六层,海相化石丰富,更往南至皖北,淮南一带,灰岩层数可达12层,累计厚达80米,由此可见晚石炭世晚期华北转变为北高南低地势,海岸线南移,太原组的含煤性一般以北纬34°30′—37°30′带为最佳,其间正处滨海平原沼泽广布地段。 2扬子板块震旦纪古地理 南华系:分布局限,西部分布于滇中-川西苏雄裂陷槽内,下部:为陆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上部:为含火山灰的陆源碎屑冰川湖泊沉积。 震旦系: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广泛超覆,岩相稳定。 3中国南方南华-震旦纪古地理 (1)扬子板块:Nh分布局限,Z碳酸盐岩广泛超覆; (2)、扬子板块东南(被动)大陆边缘—湘桂裂陷海盆: Nh:下部为含火山物质的灰绿色砂页岩,上部为广布的冰川沉积物。 Z:非补偿较深水缺氧沉积(黑色碳质、硅质页岩).(3)、华夏板块西部大陆(活动)边缘—岛弧海厚达4000m砂泥质复理石沉积夹火山岩,属补偿充填;(4)华夏板块——古陆 4华北板块南华-震旦纪古地理 华北板块主体缺失沉积(处于大陆剥蚀状态), 5中国东部早古生代古地理 华北板块—∈13—O2滨浅海沉积 ;其南、北为大洋环境 扬子板块—相对稳定的滨浅海沉积环境 ;北缘是南秦岭裂谷 ; 东南缘是被动大陆边缘、华夏板块 6扬子-华夏板块寒武纪古地理特征: 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古构造格 扬子板块-以稳定型陆表海为特征 东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 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为裂谷盆地 7华北板块寒武纪古地理特征 华北板块主体自晚元古代后期抬升后一直遭受风化剥蚀,早寒武世晚期开始海侵。 寒武纪华北地区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其南缘以主动大陆边缘与秦岭洋毗邻 华北板块南缘为主动大陆边缘,秦岭洋向北俯冲 华北板块北缘和西南缘 北缘推测处于稳定大陆边缘状态,逐渐向活动型过渡 西南侧与柴达木古陆之间为古祁连洋,早寒武世时未接受沉积,中寒武世起祁连山南北坡都张裂成裂陷海槽。北祁连海槽中发育较深海含放射虫硅质岩、中基性火山岩及砂泥质复理石 8奥陶纪的古地理特征:早期基本承袭寒武纪的古地理、古构造特征;晚期华北板块主体抬升,华南盆地规模收缩加剧 华南地区奥陶纪:自西向东依然为:扬子克拉通、江南被动大陆边缘及华南裂谷盆地三个沉积区 华南裂谷盆地逐渐萎缩,中奥陶世后萎缩加剧,导致O3的古地理格局明显变化 9扬子板块奥陶纪古地理 10华北板块奥陶纪古地理特征: 碳酸盐台地沉积 下统:发育齐全,岩相稳定;中上统:主体缺失,仅在少数地区有沉积 11华北板块内古地理变化 O1地势北低南高,早期以德州—石家庄—保德为界,北部为正常浅海环境;南部属上潮间—潮上蒸发环境,地层厚度向南减薄。中期南部继续抬升成陆上剥蚀区,白云岩向北迁移,在晋南和鲁西北一带形成膏盐沉积。晚期海侵范围扩大,下马家沟组向南、向西北方向超覆 O1末期至O2岩相稳定,海侵广泛,是一套厚层灰岩与泥质灰岩、白云岩 O3地壳上升,华北板块再次成为古陆剥蚀区,仅在西南缘的陕西耀县及宁夏固原一带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