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尔眼中的无神论中国
《东方有圣人》之“培尔眼中的无神论中国”
“清一色无神论者的社会是存在的” ――培尔利用中国文化攻击宗教蒙昧?
比埃尔·培尔(Pierre Bayle,1647-1706)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马克思评价培尔“对17世纪来说,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者,而对18世纪来说,则是第一个哲学家。”而另一个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则称赞培尔是“人类的骄子”。
培尔是是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他是笛卡儿思想的重要继承者,是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始祖,其哲学第一原则是怀疑一切。培尔也以怀疑论为武器,对基督教思想展开激烈批评,极力倡导无神论思想。他说:“怀疑论对于那门神圣的学问是危险的,可是对于自然科学和国家似乎不如此。”
培尔的代表性著作是《历史批判辞典》,是一本有关历史和圣经人物的辞书。书中纠正前人的错误,所以成了跟基督教论战的工具。多次再版,对18世纪法国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伏尔泰眼中这个“人类的骄子”,是中国文化的维护者。培尔极力提倡无神论,并以哲学思想批判宗教。他赞同中国文化,也正是看中了它的无神论思想。他在1697年发刊的《历史批判辞典》中,指出中国思想的无神论的倾向。该书中所登载的中国思想,虽然不公然攻击基督教,但是实际上是用中国的无神论,抨击基督教。1702年,他又写了《中国通讯》,更强调了中国人的宗教是无神论的宗教,并把中国当作他假设的“无神论社会”的典范。 培尔在《历史批判辞典》的“斯宾诺莎”注中说:“古代的中国人承认万物之灵中,以天为最灵,天能支配自然,即自然界中其他之灵非顺天不可。然诸灵亦有相当之力,能以自力活动,形成和他灵不同的自相。此无数的小小非创造物,为大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所认为真理者,在东方这种思想却极其普遍发达。”
培尔承认中国文化为无神论,并把斯宾诺莎的思想与中国思想比较。在培尔看来,中国文化思想与斯宾诺莎的思想都是无神论,甚至说中国的无神论更为彻底。斯宾诺莎的理论到底是怎样的呢?他宣扬泛神论,而“泛神论”的实质是无神论,是如同东方思想中“道法自然”的道理。斯宾诺莎有许多处,表明了这种“神即自然”的观点:“《圣经》中上帝的命令、意志和神意只是指必然遵循自然永久的法则的自然秩序而言”,“上帝的意志,实际上是自然秩序而已”;“在神的无限理智中,除了在自然中有其形式存在的实体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实体”;“我认为神是万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自然是通过其自身,而不是通过任何其他事物而被认识”。
培尔另一个思想核心是批判基督教的伦理观。他认为,不需要上帝,也可以建立起社会伦理来;无神论和道德伦理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在当时的欧洲,普遍坚信只有通过上帝才可以建立有道德的社会。在基督教理论中,人有“原罪”,唯有通过上帝,在上帝面前不断忏悔,人类才能过上道德的生活。培尔不承认只有基督教才能产生道德和建立道德的社会,他认为信仰某尊特定的神并不是道德所必须的,而仅是人们讲述上帝这种事实,“大家把风俗中的所有美都与这些思想联系起来了”。
他也以中国作为例证。“即使从一名耶酥会士自己承认的情况来看,中国人那纯洁的实用伦理或‘习惯’要比最严厉的道德会对民俗具有更大的影响。”“伦理绝不是依靠宗教,它当然更不会仅仅与基督教具有密切的关系了。”
在《历史批判辞典》一书中,就宣扬以建立在无神论基础上的中国来作为他理想的社会的典型。他说:“中国的无神论永远没有阻止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生存下来,这种无神论似乎帮助它维持生存和繁荣昌盛。”他也看到,“中国文人都是哲学家,他们共同比较了有关上帝存在的理论与反对它的学说。这都是一些‘积极的无神论者’”。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称赞培尔:“比埃尔·培尔不仅用怀疑论摧毁了形而上学,从而为在法国掌握唯物主义和健全理智的哲学打下了基础,他还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无神论者能够成为可敬的人,玷辱人的尊严的不是无神论,而是迷信和偶像崇拜,并从而宣告了注定要立即开始存在的无神论社会的来临。”从培尔对现成的中国无神论社会的肯定来看,马克思这里的“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似乎应该正是指中国而言。
不需要基督教,也能建立起社会伦理,这在当时的欧洲,是极其激进和革命性的观点。而这里,也充分显示了培尔的启蒙思想了。
宗教宽容是培尔倡导的另一个重点。当时的欧洲,天主教一统天下,对其他教派进行残酷迫害。而正是在这个情况下,培尔看到了中国的宗教宽容精神,并以之作为抨击欧洲的宗教专制的例证。“刚刚废除南特敕旨和从其王国中驱逐了全部改革派精英、处决和折磨卡米扎尔派信徒、围捕一批承认基督的神性和仅仅具有希望修改罗马天主教的某些最坏弊端之思想的宗教牧师时,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