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讲解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完整版 ? 大家好! 欢迎到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参观。我是____________,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农业历史博物馆。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是2006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的,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分上下两侧六个展厅。博物馆陈列农史文物和农具2000余件,收藏线状古籍50000余册。现在就请随我参观,我们将用30分钟时间全面系统地的了解中国万年农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序厅 现在请大家看大厅左侧墙壁上的浮雕,分别是一万年前的神农,5000年前的黄帝,4000年前的后稷,神农尝百草,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发明了车,他的妻子螺祖发明了种桑养蚕和抽丝;后稷是周的始祖,中国第一农官,四千年前他在杨陵为官,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右侧是我国古代三位著名的农学家,分别是西汉的氾胜之,北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他们的著作分别是《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其中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 正前方大家看到的是大型二牛抬杠犁耕雕塑,是根据汉代的耦犁所创作的,也是当时最为重要的耕作方式。中国精根细作农业的开始。 后面的浮雕墙面介绍了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分别为“西亚-南欧-北非起源中心”、“东亚起源中心”和“中南美洲起源中心”。中国是黍、稷、水稻、蚕桑、茶叶及猪、马、牛、羊、狗、鸡等畜牧品种的发源地。 二、原始农业厅 现在大家请随我参观第一个展厅——原始农业厅。在1万年前左右,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起源,原始农业在诞生之初就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色,大致可以分为黄河流域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稻作农业、东南沿海根茎农业、北方畜牧农业等基本类型,各类型具有非常不同的生产物种、器物和文化。展柜中陈列的是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有石镰、石刀、石锛、石釡以及石球。其中石球、石镰是在杨陵砍家底新石器遗址出土的。 在原始农业初期,人们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又称迁移农业,是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直接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 据考古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有6000余处。农业起源呈现满天星斗式的分布特点。从这幅中国地图中可以看到农业起源地遍布大江南北。下面展柜中陈列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个农业考古发现的粮食,有八种作物,其中最早的是距今8000年前的粟灰,出土于河北武安磁山。 接下来各位看到的场景是中国两大典型原始农业文化类型,黄河流域半坡遗址,是典型的旱作农业文化类型,主要作物有粟、稷,居住是显著地半地穴式建筑,精美的彩陶也是其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具有明显的江南水乡特点,作物是水稻,居住的则是干栏式建筑,器物则以黑陶为代表。 马家窑文化距今5700—3000年,因首先发现于甘肃省 HYPERLINK /view/158595.htm \t _blank 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是 HYPERLINK /view/9771.htm \t _blank 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支,以旱作农业和定居为特征,制陶业很发达。展柜中陈列的是出土于甘肃马家窑的彩陶,以双耳变形神人纹彩陶壶为主。 中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早在1万年前,活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百越民族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水稻。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水稻作分南、北两路向外传播,先传播至东亚的韩国、日本、东南亚的泰国、缅甸等,后来传到世界各地。中国稻向世界传播被称为“稻米之路”。展柜中陈列的是考古发现的稻米,其中有7200年前的碳化稻粒,出土于浙江桐乡罗家角新石器遗址。 三、夏商周、春秋战国农业 现在大家随我走进第二展厅,夏商周与春秋战国农业,这一时期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开始过渡,是中国传统农业的萌芽阶段。 夏商周民族以善于经营农业而具有天下,因此他们所控制的疆域,实际上也大致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的地区,从这一角度来看,虽然其活动区域依然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核心,但也呈现出不断拓展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周王室的分封诸侯,可以看做是把周人发达的农业技术逐渐推广的过程,是中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农业推广。 井田制是三代时期最主要的土地制度,与这一土地制度相适应的劳动方式就是耦耕了。耦耕是在大田耕作中广泛采用的协同耕作方式,周代最为流行。两个人并排各拿一个耒耜翻地,如果三个人并排翻地称为协田。据史书记载,在井田制下,集体耦耕的场景十分盛大,有“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说。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铁犁牛耕推广,耦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代时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化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各国纷纷提倡变法,废井田,开阡陌,设郡县、奖耕战、百家争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