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学课件第九讲_保护
苏州园林中的借景 苏州私家园林可“借”可“引”之远景——远山、寺塔、城郭等 (2)遗产保护的完整性要素: 1)遗产空间结构的完整性; 2)遗产历史过程的完整性; 3)遗产文化结构的完整性; 4)遗产文化背景的完整性; 3.延续性保护原则 对于文化景观类型遗产,例如有人居住的城镇、村落等,它是仍然在不断变化的遗产,这种变化是居住在其中的人所导致的。如果将居住在其中的原住民完全迁出,就会导致遗产性质的变化,长期沿袭的传统就会中断和变异。 因此,文化景观类型遗产,保持其延续性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原则。 云南丽江县古城的白族居民 重庆大昌古城新址 重庆大昌故城新址 二.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 最少干预原则,可持续干预原则,可识别干预效果原则; 1.最少干预的理念 1845年,英国反修复运动的领军人物约翰·拉金斯(John Ruskin,1819-1900)在给他父亲的信中,对文物保护的阐述已经具有了“最少干预”的理念。他这样说: “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些建筑的现有的一切,当保护也不再能使它们留存下来的时候,我宁可不采取任何措施,让它们自然地、一点一滴地腐朽下去,也好过任何随意的修复。” 与拉斯金同时期的英国历史建筑保护者斯科特察觉到拉斯金可能在保护主义上已经走得过远,他试图进行一些修正。他将历史建筑及其遗迹分为“纯粹的古物”、建筑遗迹、正在使用的建筑、晚期建筑中的古代遗留四类,对于正在使用的建筑,若不加以修缮,就有可能发生危险。但他也指出:“对于这些历史建筑,我们都是冒犯者”,理想的修复是不断试验和循序渐进地“探索如何能够做到最小干预,而不是盲目行动。”(Scott,1962) 2.可持续干预理念 又叫“可逆性”保护理念。这在化学保护方面尤其重要。 (1)能够用物理的方式解决的保护问题,不用化学的方式来解决;能用传统工艺来解决的问题,不用现代技术来解决。 (2)选用保护材料和采用的保护方法,应不影响今后的保护行动。 3.可识别干预效果的理念 可识别干预效果的理念,系指任何的保护行为的结果,尤其是“加固”或“修复”的超出了文化遗产遗留本身的新增添的部分,都必须在视觉上可辨识何为遗产本身,何为对遗产加固或修复的干预者的遗留。 西方文物保护学界很早就形成了可识别干预效果的理念。如1817年对提图斯凯旋门的修复。 提图斯凯旋门是意大利罗马现存最著名的三座凯旋门之一,也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凯旋门,位于罗马市中心古罗马圣道(ViaSacra)的最高点。该凯旋门是多米题安在公元81-90年为纪念其兄提图斯平定犹太起义而建。为白色大理石和凝灰石建造,高14.4、宽13.3、进深6米。拱门内壁两侧有提图斯攻陷耶路撒冷的浮雕,浮雕构图严谨,层次分明,具有纵深感与运动感,是雕塑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意大利罗马提图斯凯旋门 该门经过近1800年的岁月已经相当破败,大部分材料在中世纪都丢失了。1817-1823年,思特恩(Raffaele Stern,1774-1820)和瓦拉迪埃(Giuseppe Valadier,1762-1839)对其进行了修复。 修复采取建筑的原始构件被保留,缺失的部分用某种方法建造出其大致轮廓,这样就得到了原始建筑的可视性轮廓,但新与旧之间有明显的不同。 提图斯凯旋门的修复,尽管在当时就有争议,但它已经成为文物建筑修复的经典范例。 再如,希腊1834年对雅典帕提农神庙的修复。 1834年,希腊独立后希腊国王之父路德维希一世的宫廷总管利奥·冯·克伦策(Leo von Klenze)拟定的雅典帕提农神庙修复方针中,就有“不需要伪装来掩饰修复工作”的想法。 帕提农神庙是为了纪念希腊战胜波斯而于公元前447年修建。1687年,威尼斯军入侵雅典,神庙遭到毁坏。 中国文物保护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变化: “整旧如新”?“整旧如旧”?“新旧混合”?? 文物修复中的可识别。 遗产保护必须基于对遗产类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遗产的特点施加干预。 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中遗址、纪念物、建筑 文化景观 第三单元 遗产保护学 第九讲 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由单纯的古物收藏和保存,到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从历史街区到历史城市保护区,由文化遗产到自然遗产,由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文化景观。 由文化遗产的“点”扩展到“线”、再由“线”扩展到“面”。 遗产保护是从保存可以收藏和利用的文化、自然遗物开始的,“博物馆是人类为了保护和利用文化、自然遗产而创造出的一种形式”(杨志刚《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功能、类型和管理》,《文化遗产研究集刊》3)。 附:博物馆的功能——收藏、展示、教育、管理 一.遗产保护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