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中华文化学院.doc

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中华文化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中华文化学院

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 汪明生 (台湾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教授) 一、MPA教育之滥觞 美国于1970年代因科技移转、产业变迁、国际竞争、都会变迁及开放多元等发展差距,造成地区及政府转型与发展困难,而福特与卡内基两私人基金会基于1950年代为因应全球及美国的经济复苏,以原有商业教育大幅充实提升而设计推动之企业管理硕士(MBA)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将1930年代为求确保文官中立及依法行政而将公共行政自政治学中独立出来的作法更新再造,而形成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或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的专业教育(参见表1),其主要特色即在于科际整合与强调量化的分析方法。 表1美国公共行政、企业管理与公共事务的发展缘起 公共行政 企业管理 公共事务 发展期间 约1930年 约1950年 约1970年 时代背景 为提升政府部门之管理效率 为提升产业部门之管理效率 经济繁荣、民主开放、科技进步、然公众生活质量仍待提升 推动者 威尔逊总统 卡内基与福特两基金会 卡内基与福特两基金会 特色理念 1、同政治学中区分出来。 2、不强调科学与量化的分析工具。 3、以提供政府单位就业所需的知识及训练为主。 1、由商业(commerce)(business)business Administration)Putnam(1995)强调拥有较多社会资本的地区,无论在经济或政治领域的表现都明显地较其它地区来得健全,与lnglehart(1990)于1970年至1988年对欧洲国家所作的实证研究结果相通。架构的上部则为群体行为的考察,与基础条件乃相互连动,亦即图中两旁虚线部分。 故PAM中之条件检视,除了着重MPA教育所挹注之公民文化(社会条件面)对民众公共事务参与态度(本质面)之影响外,亦对应IAD架构中,检视形式体制(现象面之政策与管理)与实质体制(本质面之人际判断)之间是否存在落差。一般而言,传统社会常呈现表公里私或表里不一的落差。 以公共事务管理于公民治理中的人际互信(interpersonal trust)为例,需其充实具备显需长期持续的努力与请多条件面的配合。对照于水平分工的互信,则是垂直互赖的忠诚(1oyalty),后者较易促成高效的管理与稳定的社会,前者则若在条件面之存量较为不缺,多数成员追求提升社会乃至精神自我时将会有效支撑发展与民主的兼顾与持缤。然若条件面尚未充裕,多数成员未以社会需求及自 我精神的实现为目标时,则必然有发展而不宜民主,或有民主而不利发展。环视全球,则除西欧国家与美日部分外,几乎皆停留在物质主义(materialism)阶段而有待努力。台湾亦仅有台北市较具此等条件,而在其它地区(尤其是南部)尚未充实准备下,似乎成了投票选举民主政治之下的台湾能否向上提升的真正关键。 三、公共事务管理与社会发展矩阵(SociaI Development Matrix,SDM) SDM为笔者于PAM架构下进一步纳入时间因素或发展阶段,对于人类社会事务运作的影响整理而成。冀望由条件面、本质面及现象面(横轴)所对应之地物人事,与发展阶段(纵轴)的时间序列共同的定位,并据以综观全局,具体运作,发展阶段的时间轴概念,由传统社会(前物质主义)、现代社会(物质主义),到后现代社会(后物 质主义);横轴则包括基础分析(存量,即条件面: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实质条件)、个体分析(流量,即本质面:信息、知识、价值。人际;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人际判断),及群体分析(流量,即现象面:经济、社会、政治;政府、政策、管理),在阶段至阶段(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则需考虑各个主次因素之连锁 带动效应,当然公共管理所探讨之主要部分仍在于公共领域中多元当事人之个体认知、群体行为与载体条件之影响。 SDM架构中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分述如下: 1、传统社会:信息不公开流通,流通管道不多。知识凭借着经验直觉、祖传秘方,不易创新扩散、缺乏产权保障。价值观为公私不分(有私无公。表公里私)、公平比效率重要,讲求齐头公平与道德。人际部分讲求层级高下与关系伦理,维系群体而抑制个体。 2.现代社会:信息公开流通,流通管道增加。知识尊重专业、质量标准,保障产权。创新扩散(水平)。价值观重视公私区分。私意识比公意识重要(先私后公〕,效率重于公平,讲求立足公平。人际部分的个体意识凸显,层级转向水平,重视体制、承诺、监督。 3.后现代社会:信息的来源讲求多样化,知识重视独立思考、理性思维,多元观点、言论自由意义抬头,私意识与公意识、效率与公平同等重要。人际部分的个体自发,亦会包容尊重,且表里如一,个体与群体兼顾融。 以此检视,M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