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建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人为本建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以人为本建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吴曙光onstructing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of the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 college by people-oriented Wu Shuguang Liu Zhongwei Deng Yingjian (Hunan Metallurgical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Zhuzhou, 412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analysis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of the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hree aspects:the essential of talented pers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goal localization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 goal,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to the people-oriented connotation, finally elaborated the general model and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of the higher vocation talented person by people-oriented. Key words:Talented person;People-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什么是人才?高职院校能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高职院校要怎样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符合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发展?这是所有高职院校首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改革,在借鉴西方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但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一问题若不得到根本解决,将严重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本文力图克服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一种“以人为本”的观点全新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1 当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1对人才定义本质认识不够 人才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定义克服了仅以文凭、职称或才能论人才的片面性,较为准确地抓住人才的本质属性,为深入揭示人才的内涵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专业知识?探索思考能力?学习思考研究的方法?生存技巧?文凭?责任感?找工作就业?如何做人?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3.2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要正确处理学生、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以人为本建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中介和客体的关系,三者相辅相成。主体作用于客体,客体反作用于主体,高职学校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基地,为社会输入大量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是联系学生和社会的桥梁。切断任何一方来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都是错误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换自己的专业方向,脱离这一中心,都将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职合格人才。那种一味将市场、就业为导向,追求高就业率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只能输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跟中职、技能培训没有什么差别,做不出高职的特点,体现不了高职的特色。高职学生是否成才,不是看他的学历、不是看他的成绩、不是看他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和找到什么工作,而是要看他潜在的发挥能力,要看他的潜能与社会的结合程度。说到底是要看做人、方法和思维、做事的潜力。“天生我材必有用”寓意每个人都可以成才,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原因是在受教育过程中忽视了潜能的培养。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的主体是学校制定一系列政策的核心,学校应能够提供学生一个宽松的、易发现和发挥特长的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学校是学生成材的一个基地,是架构学生和社会的一个媒介,所以要提供一个适合高职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舞台。社会是学生实践和就业的出处,是客体,客体的变化要引起学生和学校的反思,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反映社会的种种动态信息,使学生的思维与时惧进。社会才是真正成材的摇篮。 3.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主要内容涉及到教育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