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中教研工作的几点思考.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本研修中教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校本研修中教研工作的 几点思考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毕田增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校本研修中的教研工作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根本变化 一项研究 为什么反思是教师教学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反思性实践专业发展思想 教师实践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焦点 从教师实践知识看以往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缺失 校本研修中的教研工作 教师校本发展中教研工作的专业引领 1 形成学习与研究的共同体 教研员也需要与教师共同学习 教师发展的需要 2 引导教师反思自我教学实践经验 3 以课例为载体实施专业引领 建立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平台 4 促进行动跟进的行动研究 5 推动学校与校外专家或培训机构的联系 促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一)?? 为基层学校与教师服务,是树立教研新理念的思想基础 (二)?? 认识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是树立教研新理念的认识基础 (三)?? 专业引领下的校本教研,是树立教研新理念的行为基础 教师教学知识的来源    介绍我国学者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听课和教师面谈,从美国芝加哥大都市区25所最好的高中学校中进行随机抽样选取3所学校、77名数学教师,经收集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的研究框架 教师教学知识 教学的课程知识 教材知识 计算工具的知识 教学资源知识。 教学的内容知识 表达内容的最有用的形式,最有效的比喻、说明、例子、解释及示范 教学的方法知识 教学策略、方法。 教学知识的来源 作为学习者的经验 职前培训经验 在职经验 在职培训 有组织的专业活动 课堂听课 和同事交流 阅读专业书籍 教师自身的经验和自我反思。 《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的总体结论 最为重要的来源: 教师自身教学经验和反思 和同事的日常交流 相对重要的来源 在职培训 有组织的专业活动。 最不重要的来源 作为学生时的经验 职前培训 阅读专业书刊。 教师即反思者的理念 1987年[美]萧恩《促进反思性教学》 教育过程不是合理的教育理论与技术的应用过程。 技术性实践: (1)假设实际问题有通用的解决办法 (2)解决办法由实际情境之外的人与机构开发 (3)实践者照章办事 教学:反思性实践 教学情境是独特的、不确定性的、复杂的和价值冲突的情境。 教师需要在行动中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设计、策划和形成暂时性的行动策略—实践智慧。 教师作为反思者 从教学经验中学习 教学经验+反思=教师成长。 以问题作为反思的起点 在行动中学习与研究 在教会学生 “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教学” 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主要发生于以学校为本的在职阶段,其核心是获得产生于处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情境过程的专门化知识。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征 教学的秘密在教师的具体特点和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希望理解教学的人必须在某一时刻转向教师自身。 特定经验性的知识—理论知识 特定情境性的知识—普遍知识 综合性的问题解决性的知识—学科知识 个人性的知识—公共知识 包含隐性的知识—显性知识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隐性知识的性质 1958年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1891——1976)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吾辈之所知多于所能言。” 隐性知识:不依赖于语言和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的优先地位:作为个体,最早使用的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植根于隐性知识;无意识的隐性知识更易支配行动。 隐性知识大量存在于管理、销售、政治、军事、教学和法律等专业领域(斯腾伯格)。 我国古代对隐性知识的论述 《易经·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易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屈原《楚辞·远游》:“道可受兮不可传。” 《庄子·知北游》: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庄子·天运》:孔子求道于老子,老子曰“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也。” 《五灯会元》卷一六慧林深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