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检测试题: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B卷).docVIP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检测试题: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B卷).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检测试题: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B卷).doc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B卷)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1、2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3、4、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6、7、8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 9、10 改革开放新时期 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3郑州一模)“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虎门条约》)该条款的制定充分表明签约的中方代表(  ) A.精明强干 B.软弱无能 C.不顾自身利益 D.不谙近代外交 解析:D 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人在华犯罪由英国领事处理,由此使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不符合国际惯例,反映了中方代表不谙近代外交。 2.19世纪40年代,广西都安、隆山、那马等地纱纸制造业非常兴盛,销路极广,“时洋纸尚鲜输入内地”,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是(  ) A.当地生产的“纱纸”比“洋纸”的质量好 B.当地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C.当地尚未开埠通商 D.近代民族工业的抵制 解析:C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4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排除B、D两项。此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所以中国广西都安、那马等地生产的“纱纸”比“洋纸”质量好不符合史实。由“时洋纸尚鲜输入内地”可判断出当地尚未开埠通商。 3.(2013深圳二模)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应当指(  )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解析:A 辛亥革命前,中国属于人治社会,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材料体现了中国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故选A项。B项错误,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体现了从宗法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转化。C项错误,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是新中国成立。D项错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始于鸦片战争后。 4.据1895年至1898年的不完全统计,这期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8家,资本总额达1 200万元。官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只有8家,资本总额不过400多万元。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政策调整 B.国内政局安定 C.欧洲战争影响 D.群众运动推动 解析:A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题干中的现象。 5.(2013浙江六校联考)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曾描述道:“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抑制人道主义……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鲁迅《随感录》)这段文字揭示出(  ) A.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之主流 B.20世纪初中国境内文化冲撞较激烈 C.开展新文化运动以清除各种陈腐文化 D.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绊脚石 解析:B 据材料描述可知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旧事物、旧思想与新事物、新思想并存,文化冲撞较激烈,B项正确。A项中“主流”表述错误,C项此时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展,D项完全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表述错误。 6.如图漫画名称为《救火器的误用》,用来表达对下列哪一事件的看法最为恰当(  ) A.晚清政府镇压“武昌起义” B.北洋军阀政府镇压“五四运动” C.武汉国民政府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南京国民政府镇压“湘赣边秋收起义” 解析:B 从图片建筑物可以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北京,又从图片的人物可以判断是学生在游行示威。综合信息可以判断B项正确。 7.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 A.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B.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C.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 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解析:B 首先分析材料中的“中国战争”指解放战争,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局发生了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变化。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利益(支持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这也是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材料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8.(2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